非模态|B端产品设计细节分析:编辑功能( 三 )


非模态|B端产品设计细节分析:编辑功能
文章插图
3. 模态对于是否使用模态通常会有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为模态会打破页面视图的连贯性。但是如果将主屏幕和模态对话框构建为整个任务过程的共生部分,则不会感觉中断。
无论如何界面如何简单,所有复杂的操作都必须分解为步骤或模块。当列表中有一组具有复杂属性的对象时,弱化原页面的内容,将编辑图标按钮与编辑弹窗理解成一个整体,即是一个功能入口与功能界面的关系,此时模态会是最佳呈现方式。
只有当对象很简单并且所有属性都显示在列表中时,才可以使用非模态形式。因此,是否使用模态完全取决于对象的属性间的关系、产品的结构及用户的操作习惯。
三、如何选择1. 功能是否复杂如果功能简单,尽量使用非模态的样式。

  • 编辑的字段重要性较低,选择内联编辑。
  • 编辑的字段重要性较高,选择非模态弹出框的形式,方便放置验证信息。
如果功能复杂,需要进行多步操作,可以使用模态形式。
  • 编辑内容步骤较少时,选择模态弹窗。
  • 编辑内容步骤较多时,选择模态抽屉。
2. 是否批量编辑批量编辑使用模态的形式。批量编辑对于企业级产品很重要,这有助于让用户多选项目然后执行批量操作,在这种情况下非模态编辑十分有限。
由于编辑的内容会更改多条记录,需要用户谨慎操作,所以应该选择模态弹窗或抽屉形式。
3. 是否有隐藏列若编辑列表的隐藏列内容,尽量使用新页面编辑。
使用内联式编辑和弹出式编辑,必须保证在列表中能查看到需要编辑的字段。如果产品允许用户隐藏列,或者只选择显示可编辑字段的子集,就必须使用能查看详细信息的视图了。
参考文章
  • http://www.woshipm.com/pd/249837.html
  • https://ux.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53631/what-is-the-best-ux-to-let-user-perform-crud-operations
  • https://uxdworld.com/2020/04/22/inline-editing-and-validation-in-tables/
本文由 @LIZ酱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非模态|B端产品设计细节分析:编辑功能】题图来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