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伦|周杰伦难救网易云音乐( 三 )


而从版权方角度来看,过去漫天要价的黄金时代正式宣告结束,在线音乐行业的玩法也变了,怀抱着“买到版权就万事大吉”心态的平台将被消费者“用脚投票”。
过去,在线音乐平台和唱片公司的独家合作大多采用预付款模式,这意味着不考虑具体的播放和下载情况,版权方和唱片方就能够提前拿到保底收入。而平台间对独家版权的争夺更直接抬高了版权的保底费用,头部公司享有更多话语权。
但在独家版权解除后,这种不对等的关系有可能逆转。
“例如一位优秀的音乐家此前可能3年就能拿500万元,但是新政策出台后,一年可能只能拿到30万元的上架费了,保底收入可能会骤降。”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
而在陈鑫看来,早期唱片公司和平台相对强势,在签约时更愿意直接签下独家版权或是锁定音乐人,创作者在签约后再要使用自己的音乐,甚至还需要经过平台方同意。
“独家版权的出现短时间内可以刺激市场增长,但是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当消费者和市场都逐渐成熟起来后,很多作品和平台反而会受制于独家版权,音乐也无法在不同平台之间自由传播。”陈鑫说道。
他认为,过度看中版权的概念本质上就是畸形的,平台在获得音乐版权后,应该通过商业管理和策划延长版权的生命周期,帮助其持续变现,而非只停留在版权交易本身。
而对于音乐人来说,好作品的传播和推广更多时候不是单靠资金,而是靠优质服务才能与作品和创作人进行深度绑定。
因此在未来,比起关心核心版权的交易成本,网易云音乐更应该考虑的是如何将版权和音乐人的收益最大化。
3、遗落的追风者音乐版权虽然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平台的市场话语权,但从营收角度看,这些靠高价抢来的音乐版权变现效率有待评估。
据「创业最前线」观察,网易云音乐正在越来越依赖社交娱乐服务。招股书显示,截止2018、2019、2020年底和2021年第一季度,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收入占总收比例逐年减少,而社交娱乐服务则分别实现了1.22亿元、5.41亿元、22.73亿元和7.32亿元,占总收入比例为10.6%、23.4%、46.4%和49.1%,成为和在线音乐服务比肩的又一增长动力。
周杰伦|周杰伦难救网易云音乐
文章插图
(图 / 网易云音乐招股书)
网易云音乐之所以发力社交,关键在于其很早就察觉到在线音乐服务增长已经十分乏力。
平台在线音乐服务收入主要来源自每月付费用户贡献的收入,而在2018、2019、2020年三年间,其收入增长率分别为73.20%和47.61%,今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率终于恢复至52.23%,但和2019年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此外,在2018、2019、2020和2021年第一季度,网易云音乐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仅为8.9元、9.3元、8.4元和7.1元。
丰富的音乐内容似乎并未给平台带来匹配的收入增长,反而导致平台出现收入和成本倒挂的现象。
从用户数据来看,其招股书显示,截止2020年底,网易云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规模达到1.81亿,在线音乐月付费用户数为1600万,付费率8.8%。而与海外音频流媒体头部平台Spotify44%的用户付费率相比,网易云音乐的在线付费率仍有较大差距。
在线音乐内容无法让更多消费者主动掏钱包,网易云音乐只能另辟蹊径。
从2018年开始,网易云音乐开始尝试各种社交娱乐业务,先后上线云村、云圈、LOOK直播、音街、心遇等业务。
在理想状态下,网易云音乐通过个性化社交推荐功能俘获用户,试图走出一条音乐社区的差异化道路,从网易云音乐得心应手的出圈营销不难发现,这一路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成功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