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数字音乐拥抱长期主义( 二 )


从数据来看,Q2季度中,TME付费用户规模继续同比大幅提升。其中,在线音乐付费用户规模达到了6620万,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710万,增长幅度达40.6%。
会员的快速增长,拉动了TME在线音乐营收规模的增长。数据显示,在线音乐服务收入达29.5亿元,同比增长32.7%,创下了在线音乐服务营收的单季历史新高。
付费会员规模的快速提升背后,消费习惯的升级、产业盈利模式的变化只是一方面。更深层次的影响,在于用户与音乐平台关系之间的沉淀能力。
付费用户在平台粘性、音乐消费习惯上,都会显著高于普通用户。曾经有互联网分析人士做过分析,单一平台中10%的付费用户带来的综合价值,最高能达到剩下90%普通用户的5倍左右。相比于普通用户,深度用户的平台粘性更强,更愿意参与到平台生态建设中,进而推动行业的积极发展。
其次,音乐产业在流量成熟时期,开始主动寻求更多场景性的连接。
从索尼的WALKMAN到苹果的IPod,音乐在过去的百年变革里的重要趋势之一,便是离用户越来越近。但在流媒体时代,用户主动获取音乐的门槛已经被基本解决。
主动寻求更多的音乐场景,成为了音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另一个想象力来源。
在TME财报说明中,首席执行官梁柱也明确表示了,通过借力腾讯基因所擅长的社交场景,TME未来可能会获得相应的红利:
“在社交娱乐服务方面,我们正在持续打磨产品功能,积极开拓腾讯基因所擅长的社交化和社区化为中心的各类场景。”“我们将持续深化与腾讯生态体系更广泛的合作,例如我们与微信视频号联动,在推出更加丰富的视频内容、进一步提升内容宣发能
种种迹象表明,TME与微信生态的联动越发深入。
今年7月,微信已经上线新功能,支持更改来电铃声。此外,通过QQ音乐的入口端,用户可以直接跳转设置成为微信状态,当好友点击状态时,便可以实时听到这首状态歌曲。
tme|数字音乐拥抱长期主义
文章插图
音乐在场景植入中,拥有天然的优势。
例如音乐本身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因此很适合用于个性化的场景使用。无论是早期的彩铃、还是代表个性的标签,音乐都会是很好的内容。
其次,音乐本身具有很强的氛围性。通过音乐可以烘托情感氛围,而不至于打扰画面的主体内容,从让画面更加立体。此次,腾讯音乐选择与微信视频号合作,也是看重了视频内容本身对音乐的依赖度,进而帮助平台进行歌曲的分发。
【 tme|数字音乐拥抱长期主义】最后,音乐本身当然具备很强的文化附着能力。
80后的周杰伦、00后的易烊千玺,最终寄托的都是一代人对时光的追忆。通过将艺人、音乐、品牌串联起来,打造出全新的IP策划,同样可以形成很好的传播效果。
由于疫情的阻隔,TME以TME live为品牌,在二季度专门打造了超过70场主题策划在线演出,连接起不同渠道线下的歌手与粉丝。
tme|数字音乐拥抱长期主义
文章插图
除了用户和场景的变化外,另一个变化,则是平台对于生态投入的力度越来越大,音乐人的战略地位正在迅速提升。
如前文所述,音乐产业端的革命是推动中国音乐发展的重要痛点。TME自然了解音乐生态的长期发展需求。在此次财报和后续说明中,TME多次提及将“音乐人”作为业务陈述的重要关键词。
在整个中期财报中,“ARTISTS”(此处意指“音乐人”)一词整整出现了52次。而在TME官方公众号的财报展示里,音乐人的定位都排在了用户与合作伙伴之前,作为第一个致意的对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