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引读:人口是国家的根本,有了人口就有兵源,赋税,劳动力等等 。可以说,有了人口就拥有了一切 。不过古代人口增长缓慢,历朝历代都实施过不同的激励手段,比如提前结婚年龄,允许男子纳妾等等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收效甚微 。
然而这个问题却被清朝的统治者解决了,仅在百余年的时间里,大清朝的人口就翻了几十倍,从最初的1400多万人,发展到了4亿人口之巨 。这个数字,比秦朝到明朝巅峰人口的总和还要多 。换句话来说,历史上所有朝代的巅峰人口数量全部加起来,也没有大清一朝的人口多 。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人口的剧增?剧增之后有哪些副作用?另外,人口的增长又带来了怎样的好处呢?
清朝|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解决粮食
中原百姓一直赖以生存的主食是小麦和大米,不过这些农作物不仅产量低,周期长,而且极易受到天灾的影响,所以清朝的帝王对此也是束手如此,一切只能听从天意,希望天灾可以少一点 。
其实老天已经将救命的粮食送到了家门口,只不过这些帝王们还不知道罢了 。
按照《农政全书》的记载,土豆以及马铃薯早在明朝时期就已经引进,这两种农作物不仅不挑土地,成熟周期短,高产,而且加工便利,可长期储存 。
清朝|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只不过明朝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百姓,都对其保持着漠视的状态 。到了清朝人口爆炸之后,这些农作物才被重视 。尤其是到灾荒之年,只要朝廷尽早赈灾,撑过2个月的土豆成熟期,那么就可轻松度过灾年 。
清朝统治者知道之后,大力推广,本来不喜欢土豆玉米味道的百姓,逐渐开始适应,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创造出了许多美食 。
在政策以及粮食充足的双重作用之下,清朝人口的发展一发不可收拾,到了咸丰皇帝登基时,人口数量已经突破4亿,达到了4.3亿的人口之巨 。
清朝|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
文章图片

人口红利
有了辽阔的疆域,再加上巨量的人口基数,使得中华民族在面临任何困难时都毫无畏惧,任凭列强如何炮轰,任凭后来的日军使出浑身解数想要侵略,都无法撼动 。因为我们有的是人,有举国上下的四万万同胞共同对抗 。
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雍正的“摊丁入亩”政策,人口就不会爆发,人口不爆发,就不会重视玉米和土豆 。那么如果还像明朝一样,当有史以来最为强大的敌人来袭时,举国上下只有千余万人来抵抗,这将是一个怎样的后果 。
不忍想,不能想,也不敢想 。
【清朝|清朝人口为何从1400万迅速增到4亿?爆炸式增长的原因是什么?】参考资料:《清史稿》、《明史》、《农政全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