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争对手|一文说透用户留存:所有关于留存的精华内容都在这里了( 二 )


说到留存,我们可能想到的是次日留存、3日留存、七日留存等,但其实每个产品都有自己的天然使用周期,所以找留存指标也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周期,太短不现实,太长不足够。
选择恰当的基准对于准确判断留存情况至关重要。
如何找到自家产品的天然使用周期?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

  1. 与同行或者竞争对手比较:在设计留存指标时,需要将你的计算结果与市场调研得出的同类产品或服务的最高留存率进行比较,或者与成功的竞争对手的留存率进行比较。
  2. 从自己的数据中找答案:可以找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比如60天,然后找到一组至少进行了关键行为2次以上的用户,然后看看大部分的用户两次关键行为之间的间隔是多少,这就是你的用户的天然使用周期。
2)确定并跟踪群组
确定留存的衡量指标后,下一步就是更细致地筛查留存数据,可以利用群组分析方法来确定不同用户群的留存率。
可以将用户细分不同类型的群组,最基本的做法是按照获客时间进行划分,比如,把8月、9月获取的新用户进行不同的群组,比较他们3日、7日、10日、20日的留存情况。
还可以创建其他类型的群组。
按获客渠道的不同,比如,可以划分为:Facebook的用户、谷歌用户等。
了解你的活跃用户在产品里都做什么,能够帮助你了解他们从产品中得到的价值,因为不同的人可能在用不同的方法使用你的产品,他们得到的价值也可能是不一样的。
所以也可按用户行为不同,划分不同的群组,比如:电子商务可按第一个月内使用APP下单一次、下单2次、下单3次的群组,团队可能发现,每月下单3次及以上的群组留存率远远高于其他群组,所以,完成注册后第一个月内购买三次就是一个拐点,团队将来的中心就放在增加用户注册后第一个月内的购物次数上。
利用群组分析便于增长团队观察问题的苗头和发现问题。
3)破解初期留存
通过不断优化新用户体验,让用户尽可能快地体验到产品核心价值是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两个策略,关于新用户激活方面,我将专门用一篇完整的文章给大家拆解。
2. 留存后,与用户长相厮守的技巧1)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
竞争对手|一文说透用户留存:所有关于留存的精华内容都在这里了
文章插图
留存中期的核心目标是让用户养成使用产品的习惯,从而巩固用户对产品的忠诚度。
这意味着让用户习惯每天或者每周使用产品,让用户在想买或者使用某一类产品或服务时,他们会第一个想到你而不是你的竞争对手,换句话说,他们是忠诚于你的。
① BJ Fogg的行为模型
在分析如何让用户养成某个习惯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完成关键行为:BJ Fogg的行为模型。
行为模型的公式:B=MAT,BJ Fogg的行为模型认为:行为的发生与否受动力、能力和触发三个因素的影响。
行为=动力*能力*触发,具体到一个产品上,可以这么理解:
  • 行为:我们想让用户采取的行动;
  • 动力:用户有多想要完成这个行动;
  • 能力:这个行动对于用户来说有多容易;
  • 触发:提醒用户采取行动。
② 习惯养成的黄金公式
一个成功的产品不仅需要让用户完成关键行为,还需要让他们不止一次地重复这个关键行为,达到一定频率,直至成为一种习惯。
用户养成习惯的几个要点:
  1. 给用户的单次行为提供一个“奖励”,并且这个奖励是不固定的,每次都不一样,让用户期待着下次回来可能会得到一个惊喜;
  2. 要求用户在产品中投入一点努力,而这一点努力可以增加用户在产品里储藏的价值;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