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为何非要做一个高端版?( 二 )


客观来说,今日头条绝非一无是处,算法和庞大的流量都是它的优势,只是这把双刃剑在发挥的过程中,负面效益也在一直加剧。
社交模块在为今日头条增加吸引力的同时,也在为造谣者推波助澜。国际上,YouTube、Snapchat、Reddit 等多家国际社交媒体也从未从谣言中脱身,这就是现实。
创作门槛在降低,意味着公信力在流失。
头条需要一个高端版,却不仅仅是为了具有说服力。
二、高端头条的的市场需求新媒体领域的垂直内容主要分为内容原创型和内容聚合型号,多数平台二者兼有或者在兼有的同时偏向聚合或原创。
市面上专门针对商业、财经或历史文化的APP不在少数,尤其是商业、财经类,36氪、虎嗅或者新浪财经等,都有相对不错的用户基础。
这些APP本身的流量并不如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或搜狐、网易那么大。老牌门户网站本身具备非常专业的垂类分区,论专业性并不比所谓号称2B的资讯平台弱。
移动端时代新冒出来的竞争者们,在时尚简洁方面又占据了一定优势。
今日头条为何非要做一个高端版?
文章插图
通过几年的竞争,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一度并驾齐驱,每五个人中就可能有一位属于今日头条或腾讯新闻用户。
除了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在移动端时代实现咸鱼翻身的百度APP的MAU也达亿量级别。渗透率方面,百度APP还要领先于今日头条和腾讯新闻。
根据极光数据,2020年,新媒体资讯行业的MAU分别在疫情和毕业季两个时间段处于波峰,截止12月,行业月活维持在6亿,全网渗透率接近80%。
毫无疑问,新闻资讯平台早已成为了多数用户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
随着互联网媒介形式升级,APP的用户引流呈现多元化趋势。传统的应用商店推广、手机预装等方式依然存在,但激励、社交裂变等方式也逐渐进入开发者的视野。
长短视频和直播的入侵,也给新闻资讯平台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和机遇。眼下的咨询平台,没有视频内容的平台已经很难找到。
视频或直播相较于图文是一种更加直观、简洁的内容输出形式,爆款孵化也相对容易。
尤其对于商业、财经或其他偏深度的人文历史内容来说,视频还可以降低受众门槛。巫师财经、回形针(被封)等知识科普类视频创作者的大火,就要得益于视频的普及。
西瓜视频、B站的定位升级与知识科普类视频更是脱不了干系。
有了深度视频的内容加持,今日头条的内容布局已经十分完善。
然而即便是经过了视频内容的一轮流量激活,内容市场依然是一个存量市场,尤其是对于今日头条这样一个已经具备相对庞大流量的应用来说。
越是头部,纳新越难。
今日头条不可能没有意识到这种变化,虽然它的市场渗透率一直维持在20%左右,但过去5年肉眼可见地在下降,被原本稍微落后于它的腾讯新闻赶超了少许。
今日头条需要新的流量,更需要新的品牌形象。2020年,今日头条将用了多年了slogan“你关心的就是头条”改为了“看见更大的世界”。
单从字面意识上理解,slogan从唯算法推荐走向了信息获取。
细观整个字节系产品,其实都有唯算法推荐的倾向,这也是抖音和头条总是备受争议的原因之一。哪怕今日头条比起以前已经实现了不少进化,很多人对今日头条的印象还是停留于标题党。
抖音由于泛娱乐的定位,很难“高端”起来,今日头条不同,它还有机会走向“高端”,一改外界对头条的印象。
此外更现实的意义在于,与深度内容挂钩的是更具粘性的广告受众。高端版今日头条完全可以为字节打开一个“高端”的广告营销市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