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为何非要做一个高端版?( 三 )


因此无论从内容引流还是营销的角度讲,高端版今日头条对于字节来说都是一个划算的买卖,只是它需要改一个名字,新名字最好不带“头条”。
三、一件比获客引流更难十倍的事有人在网上提问,每天逛知乎、B站和每天逛今日头条、抖音的人有什么区别?
赞数比较多的一条回答为:逛知乎、B站,往往是一种主动的信息收集和获取。逛今日头条、抖音,往往容易陷入被动的信息流中。
这样的回答有些片面,因为无论是知乎还是B站,其实都存在算法推荐的机制,只是它给用户带来的成瘾性体验并不明显。
同样的,抖音、今日头条,也不乏有人会主动搜索自己想要的东西。
大众会对这些软件有如此印象,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就像人们习惯了去B站看知识科普,而不会第一时间就想到去西瓜视频搜索。
尽管现在市面上的很多软件都趋于同质化,一个内容创作者很少只会将内容同步单一渠道。通常一篇文章、一个视频,全渠道分发的情况比较普遍。
大家在争相模仿的同时,差距也在缩小。
今日头条更多的时候也只是被当成一个媒体分发渠道,而分原创首发平台。为此,今日头条对创作者特意开通了原创首发奖励。
难道是今日头条自身特点不明显?所以只能一直扮演媒介同步和信息抓取的角色?
除了微信公众号和微博,还没有哪个内容平台(社区)被人们提起时,脑海里能够立刻有一套标签,比如接地气,比如博眼球。
这些标签未必都是好的标签,但比起很多毫无存在感、空有流量的平台已经算一种优势。
回想最早百家号诞生时广受诟病的遭遇,今日头条的情况已经好了许多。
起码大家能够搞明白今日头条的推荐机制,这对创作者来说尤为重要。
而且随着平台内容的逐渐丰富,用户主动获取信息的习惯开始养成,这一点在疫情期间尤其明显。
今日头条为何非要做一个高端版?
文章插图
今天的今日头条,早已不是之前那个在外界看来十分下沉的资讯平台。不断增强的社交属性寄托着字节一直以来的社交梦。
微头条的拓展使得头条具备了微博似的社区属性,人人都是自媒体的特点愈发明显。
为了吸引大V,字节和腾讯的公关也曾一度在朋友圈互怼,头条和百家号的明争暗斗大家都有目共睹。
多方面的改变虽然给今日头条带来了一些负面效益,比如审核难度加大等,也带来了不少好处,让今日头条里可循环的创造生态近了一步。
2020年今日头条的用户画像资料显示,男性占比高,31岁以上用户和一线城市TGI都比较高。
尽管数据上看起来,今日头条已经不那么下沉,可是今日头条依然离高端很远,这是整个字节系产品都在焦灼的定位。
大众市场自有其庞大流量可图,但人们做任何行业的生意,总是希望品牌往上。一个只有流量的企业不会被人记得,一个只有质量没有流量的企业又容易活不下去。
用户和流量统统不缺,今日头条只差一个更好看的门面。一个好的门面,不仅可以为头条带去新的增长,也能让外界对字节的造物能力刮目相看。
可是从大众跨入高端,是一件比获客引流更难十倍的事。
本文由 @科技复联汪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 今日头条为何非要做一个高端版?】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