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华为最核心的精神动力机制之一就是:吹大牛
什么是华为的精神动力学?
是普遍持股制吗?是金钱吗?不可否认,在一个以追逐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商业机构中,员工对财富自由度的追求是最基础的人性动力,华为30年的急剧扩张式发展,重要前提之一就是形成了一套“以奋斗者为本”的财富激励和财富分配机制。
但仅仅是“银子”分得好,那只能是“乌合之众”。聚散皆因财,组织则无魂:无魂则忽聚忽散,难以持久壮大。
【 华为|任正非:华为最核心的精神动力机制之一就是:吹大牛】华为最核心的精神动力机制之一是:吹大牛ー一一坐而论道。
郑宝用是华为曾经的“2号人物”,笔者问他:“你对任总的第一印象是什么?”郑宝用答:“太能吹了!”笔者接着问:“那么你呢?”郑宝用笑着说:“我比他更能吹…”李杰体会很深的是“在华为学会了吹牛,早年,老板和郑宝用在隔壁的房间吹,我们一帮人在这边吹,人人都被吹得热血沸腾…”吹什么牛呢?在华为年销售额不到1亿元人民币时,郑宝用说华为未来将做到1000亿;任正非则撸起裤管和袖子,对刚刚从校园出来的年轻人说:20年后,华为将是世界级的大公司,全球通信行业四分天下,华为有其一;半年后,变成了“三分天下,华为有其一”,日本被他轻松地刷掉了(一些老华为人印象深刻的镜头之一是:有一天的中午吃饭时间,员工们正在餐厅吃饭,任正非从厨房快步走出来,戴着围裙,挥舞着锅铲对大家激情洋溢地喊:“20年”上百位员工先是错愕,接着兴奋、鼓掌一一那是任正非第次讲“20年后……”)
文章插图
这是一个“夜半吹口哨”、互相壮胆的华为时代,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建立信心的时代。创立之初的前10年,每到晚上9点左右,任正非经常端着一个大茶缸,来到研发人员简陋的办公室,把大家叫到一起“坐而论道”,20多岁的小青年们被任正非一通激励:“你们好伟大啊!你们今天干的事情比贝尔实验室做的事情还要伟大!年轻的工程师人人清楚,贝尔实验室是美国“科技心脏”,但每个人都被一种强大的气场感染,“吹完牛,就觉得浑身有使不完的接着去加班、去奋斗…有时夜里很晚了,“老板又把大家拉出去吃夜宵,又是一起豪气冲天”…
20年之后的2014年,美国的贝尔实验室衰落了,华为成为全球百家最具创新力的公司之一。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1993年之后的持续多年,华为每年的销售额都翻倍增长,每到确定下一年的销售目标时,大家都普遍认为“不可能完成”,但每次都能够突破整个组织心理天花板的极限。长期主管市场体系的胡厚龍说:“每年都是拍脑袋定目标,年年都完成。”所以,每到年底市场部开大会时,市场部的几百人、几千人集体站起来唱一首老歌:《真心英雄》。
什么叫组织愿景?说到底,是一种组织牵引カ。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知识青年愿意追随任正非,那么多“枭雄式”的“李云龙”愿意集结在统一的旗帜下,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就是因为这个目标或者愿景足够远大和宽阔,能够寄托和容纳他们的个人雄心、远大抱负、成就感。
文章插图
这个愿景是如何产生的?吹牛,论道先是一个人讲,一群人将信将疑;反复地讲,少数人信了;持续地讲,更多人也信了:20多年不厌其烦地讲,10多万人被卷进“晕轮效应”中,结果这个吹出来的“牛”或者“愿景”就被衍化成共同的组织情绪,青年人的天性非常符合集体无意识哲学。
但青年人的狂热如果总是被“乌托邦”的幻觉击碎,被“海市蜃楼”警醒,他们也最容易走向集体的反叛和个人之一的疏离。所以,组织的愿景必须宏大,这样才能点燃青年人心中的火焰;但组织又必须将愿景付诸行动,付诸个体激情燃烧之后的奋斗;唯有个体融入群体之后的一致奋斗的行为,才有可能使“吹牛”变成现实,使“不可能”的未来变成实实在在的“通天塔”。
推荐阅读
- 邮件|华为花瓣邮箱 App 新版测试:支持多账号登录,新增保护邮件活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任泽平|?华为搜索引擎上线后,又突然403禁止访问;任泽平微博、公众号被双双禁言;快手网红控诉快手:高管一批一批的换,不懂管理|雷峰早报
- 用户|华为花瓣搜索引擎 Petal 在国内正式上线
- 鸿海|「PW热点」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金华市|金华市磐安县
- 花瓣|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在国内正式上线,此前已在海外市场发布
- se华为花瓣搜索引擎Petal Search已经面向国内用户开放
- 王者荣耀|【黑马早报】新东方:俞敏洪个人文章不代表公司观点;王者荣耀2021全球吸金超28亿美元;22岁编程世界冠军加入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