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任正非:华为最核心的精神动力机制之一就是:吹大牛( 二 )


华为前党委书记陈珠芳曾经是华中科技大学研究员、工商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退休后加盟华为。刚进华为不久,她对徐直军说:“我是真的打工者,你们有股票,你们才是老板……”徐直军说“陈老师,那只是一张白纸,你以为呢?”华为许多老员工在很长时间里都不在乎所“股权”的价值。2002年配股时,规定个人要从银行贷款购买,有人去问陈珠芳:“我到底买不买?”陈珠芳答:“你到了外面,拿了钱还不是要赌吗?你还不如跟着任正非赌。“
2001年前后,UT斯达康想挖余承东过去,承诺给他很高的待遇,尤其是价值不非的股票,余承东婉拒了。余承东身上刻上了很深的华为“文身”:一边吹牛,一边战斗。用余承东的话说:“任总的特点是,地图画得大大的,地图画好了,大部队全压上去……我们都向老板学到了这一点,用未来的希望之光凝聚大家,不是钱的问题。余承东的绰号叫“余大嘴”“余疯子”,在华为这样的以激进分子为主体的中高级干部群体中,余承东更为冒进,更敢挑战“不可能”。任正非这样说:“就让余疯子搞黑与白去,我们多点灰度,不正好和他对冲一下……”
华为|任正非:华为最核心的精神动力机制之一就是:吹大牛
文章插图
1996年被余承东招聘进华为的侯金龙是华为GSM的创始人,到了1998年余承东又开始一个人拉队伍,搞3G预研。华为的无线产品线具有典型的“土匪扩张型”的特点,10多年来,在徐直军、余承东、万飚、汪涛等人的带领下,从几个人急剧膨胀到今天的几万人,承载着公司1/3以上的销售额和一半以上的利润,但也曾经七八年的时间,无线产品线没收入、没利润,只能向公司借钱给大家发奖金。靠什么凝聚队伍呢?志向与愿景,以“王者之气”。“我带的队伍要有王者之气,在哪里都要干到最好,能够超越任何对手”整个队伍从上到下被煽惑得嗷嗷叫,结果, WCDMA是华为第一个向海外发达国家出售的产品,并从欧洲扩展到了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余承东执掌终端产品线的过去六年多时间里,华为的手机业务也开始在全球业界有了一定地位。
终端的志向在哪里?余承东对内对外张扬的“牛皮”是:“我们要成为全球最领先、最赚钱的一家公司,我们会一路向上走的,短期两年可能会艰难和痛苦,未来的爆发力量会非常强,我们要为未来积蓄强大的爆发力,没有面向未来的能力是不可能走得很远的,我们在任何领城都要有核心能力积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