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水果切开卖,能切出下一个"喜茶"吗?
文章插图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新零售商业评论(ID:xinlingshou1001),作者:田巧云,创业邦经授权转载,图源:摄图网。
下午三点,徐家汇某公司的会议室里正在进行一场头脑风暴。针对一个方案的落地执行,与会人员意见不一,讨论陷入僵局。
有人提议叫份外卖,吃点东西醒醒神。“咖啡?”“喝完晚上睡不着!”“奶茶?”“太甜、太不健康!”“水果?”“来一份西瓜、蜜瓜、桃子和葡萄四拼!”
在下午茶吃什么的问题上,开盖即吃的果切,让这个男少女多的会议室快速达成一致。
如今,果切已经成为不少一二线城市白领下午茶的最佳选项。
“对比去年同期数据,果切销量翻了3倍以上。”饿了么水果零售业务负责人杨子江向新零售商业评论介绍说,越来越多的年轻白领开始在下午茶或者夜宵时间,选择点一份洗好配好的果切,满足一天营养所需。
在百果园上海静安店里,三三两两的白领正利用午休时间在店内选购各式果切。店长施小姐称,从门店过往的销售数据来看,大约有70%为女性消费者,此外,选择果切的人群中,18~30岁的占了近80%。
一线城市、商务中心、白领群体、年轻女性,这四个关键词完全符合人们对于大消费赛道的完美想象。
【 水果|水果切开卖,能切出下一个"喜茶"吗?】那么,果切业务成长的关键在什么,这个市场能“长出”一个喜茶吗?在看似没什么技术含量的领域,果切品牌该如何构建竞争壁垒?果切未来的想象空间又在哪里?
找赛道更要看时机 果切并不是新事物,早在十多年前,就有创业者围绕白领的日常生活轨迹,发掘了果切这一细分品类的需求。
这其中以成立于2010年的“果酷”最为典型。起初,果酷主要向写字楼里的白领们提供鲜果切配服务,然而,当时并不发达的即时配送体系,以及自配送的高成本,很快让这一模式找不到生存空间。
两年后,果酷在获得天使轮融资后,转型向企业提供下午茶服务。
一位长期观察消费赛道的投资人表示:“在考虑投资价值的时候,看准时机有时比选对赛道更重要。”在他看来,果切是水果行业的细分类目,果切的发展,取决于水果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渗透率。
有数据显示,2015年我国水果人均年消费量为32kg(仅即食鲜果),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预测,2020年我国水果人均消费量将达到60kg。
就目前水平来说,我国人均水果消费量相比健康标准人均消费70kg以及发达国家人均消费105kg的标准还有很大差距。
“2018年末,我们通过数据洞察发现,在白领聚集的商场、写字楼区域,搜索和购买果切的消费者呈指数级上升趋势。”据杨子江介绍,水果行业的头部品牌如百果园、鲜丰水果,也是在2018年前后开始为消费者提供水果现切服务的。
显然,饿了么、美团等外卖平台的兴起,为依赖于场景消费的果切业务提供了成长动力。而一些创业者也敏锐地察觉到果切这个细分赛道的机会,并借助互联网发展起来。
耿斌便是其中之一。2017年,耿斌成立了一个专门的果切品牌“切果NOW”,在他眼里,“果切和外卖是天作之合,如果没有外卖平台解决配送和流量等问题,果切市场起不来”。
他认为果切从水果品类里独立出来,是消费升级后的必然趋势。以前人们大多在家吃水果,并不是因为喜欢在家吃,而是因为不少水果需要清洗、削皮,只能在家处理。
随着人们日常水果消费习惯的形成,在家之外的更多场景中——办公室、大街上、医院里,等等,水果需求已然存在,这就为果切的出场做好了准备。
推荐阅读
- 实体店|电商交税未来或成趋势,多数卖家不赞同,背后原因不为人知
- 卖家|亚马逊旺季最晚入仓时间已公布!卖家:然而没货
- 快递公司|网购退货的时,卖家为何总是要强调不要发顺丰?总算明白了
- 大型超市|大型超市靠什么赚钱?很多人以为只靠卖货,其实还有2个隐藏途径
- 亚马逊|全球跨境支付公司Thunes任命新高层,助力中国跨境电商卖家
- 百叶窗|淘宝上要价900的杜亚电动百叶窗拼多多上就卖600,让我来试试水
- 金条|继陈小春假金条,主播为带货掐哭孩子配合卖惨,直播交易还能信?
- 中国|全民做电商、送外卖、做抖音,这就是当代年轻人的未来?
- 显示器|网购买家“薅羊毛”,卖家有权不发货吗?
- 商户|好感度拉满!国内知名外卖平台:西安骑手免除扣罚,补贴5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