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产品经理如何做A/B实验( 二 )


长期对照:设置一部分用户做长期对照,不参加任何实验,可以评估多种实验叠加后的效果。
例如笔者所在部门,有几十个实验专项层,笔者独占3个,专门用于做交易链路相关的A/B实验。
流量设置:给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设置一定的流量,这是做实验的必要准备条件。
例如:如果实验分对照组和实验组2个组,选择“层1”取40%的流量,每组20%。如果实验分3个组,对照组和实验组1、实验组2,那么在“层1”取60%的流量,每组20%。
另外,初期每组设置多少百分比的流量,这个要参考当前页面平均每天有多少UV,每组至少保证2000个以上UV,实验相对置信。
2.2.2 空转实验
空转即A/A实验,在成熟的实验平台可自行设置。
例如:设置7-8组实验流量,空转3天,监控PV/UV、转化、留存等核心指标,看有无明显差异。取2组最相近的用来做实验,其余的释放掉。
空转可以明显地发现抽样不均,去掉因为抽样不均带来的实验影响因素,提升实验置信度。
2.2.3 反转实验

  • 反转的前提:A/B实验根据需求功能不同,实验进行的周期不同,短则3-7天,长则1个月。当观察实验结果正向的情况下,可对实验进行反转。
  • 反转操作:将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对调,实验组变成对照组,对照组变成实验组,再次观察实验结果。
  • 反转分析:如果反转后的对照组和实验组相比是正向,那么实验成功,可全量。
  • 不可反转的情况:如果A/B实验观察的结论为负向,切记不可进行反转实验,会损伤原对照组的用户体验。
三、如何分析A/B试验举2个例子进行说明:
实验一:对最近7日流失新用户进行push召回,以提升新用户留存。
产品|产品经理如何做A/B实验
文章插图
由于目标用户群大多为白领,早上7点在吃饭或者通勤,很少有机会打开APP。而中午到下午有些许的休息时间,推送效果最好。
实验二:对秒杀商品列表页价格样式做优化,以提升秒杀频道转化率。
产品|产品经理如何做A/B实验
文章插图
通过优化秒杀商品原价展示样式,突出商品原价的展示,进而强调秒杀频道的商品的价格差,提升用户购买转化率。
四、A/B测试的价值数据驱动创新,数据驱动增长,A/B测试是其中核心的工具和引擎。字节跳动的实验平台,每天新开的实验有1500多个,同时运行的实验有上万个。上到中高层管理人员,下到一线产品和运营人员,大家的普遍共识是:A/B测试是一切决策的前提和基础,用数据说话。
业务创新:通过持续的功能优化打磨,累积创新效果,逐步形成迄今最优的产品形态,同时可将优秀的功能模块抽象沉淀至通用化组件平台。
笔者曾将验证过后最优的产品功能,抽象为可配置通用组件,沉淀在乐高平台(自助搭建h5页面的平台,类似京东的通天塔),供不同业务使用,从而将产品效应发挥到最大。
收益提升:在电商/金融等交易相关产品中,通过优化交易链路可直接带来可观的经济收益。
管理提效:通过A/B实验精准衡量新功能产出,为管理层提供准确的数据依据和科学度量。
五、写在最后A/B测试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它很强大,但它仅仅是一个工具。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应该是带着想法、思考,然后再去运用它来帮助验证。张一鸣在2019年字节成立7周年大会上说过一句话:“同理心是地基,想象力是天空,中间是逻辑和工具” ,希望A/B测试这些理论的基石,能够成为大家解锁未来产品之门的一把钥匙。
本文由 @王妍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作者许可,禁止转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