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视频|微视是否会成为腾讯的“弃子”?( 三 )
晚点LatePost在2019年7月的一篇报道提到,腾讯不放弃微视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它考验着腾讯在面对挑战者时的防御和战斗能力,以及检验着整个管理层在930架构改革后的实际效果,另一方面从字节跳动崛起以来,腾讯几乎没有打过一场胜仗,内部真的太渴望赢一次了,如果当时放弃,士气肯定会备受打击。
但一直到现在,微视也没能取得期待中的成绩。腾讯对它还有多久的耐心?
03 微视终成腾讯“弃子”?在短视频领域,腾讯也曾是一个先行者。
微视项目,诞生于2013年。这个时间点距离抖音诞生还有三年时间,距离快手问世也才不到一年。当时,相比短视频,各家争夺用户的焦点围绕在长视频上,微视可谓是短视频领域的先行者。
微视的诞生,腾讯寄予厚望,在腾讯2014年的一次调整中,腾讯微博被腾讯新闻收归,原本依附于腾讯微博的微视则成立了独立的产品部门,开始了短视频领域的远征。
然而这场远征有些猝不及防,彼时的微视都没有找到一个明确的方向,还被擅长运营的秒拍与主打女性市场的美拍压制,始终没有起色。
2015年开始,腾讯只对微视做简单的维护,到2017年3月,微视被彻底关闭了。
短视频之战才刚刚揭幕,腾讯微视却按下了暂停键,而腾讯投资的快手发展得稳稳当当。
直到2018年春节,抖音异军突起。仅仅一年多的时间,字节跳动凭借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与抖音三款短视频产品已成为千万级日活产品。据Questmobile数据,2018年中头条系日活其占产品全量的9%,相比2017年上升6.2%,腾讯系则由54.4%下降至47.7%。
抖音的咄咄逼人是腾讯决定亲自下场的直接原因。2018年4月,腾讯迅速组织团队,复活了微视。
文章插图
重新开始运营之后,腾讯进行了一轮集团层面的组织架构改革后,SNG、OMG都被统一整合进了PCG(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力图在短视频领域占领住自己的堡垒。
除了依靠从朋友圈直接跳转微视进行视频拍摄、支持在朋友圈“用微视拍摄视频”等腾讯内部大量的资源支持外,据华金证券研究所研报透露,2018年4月至8月,腾讯投入30亿元补贴微视。仅2020年春节,腾讯对微视的春节红包营销活动就投入了5亿元。
在投入加码之后,微视的日活有了明显的上涨,在2020年9年达到高峰。但至今未实现腾讯COO任宇昕给其定下的“达到5000万DAU(日活跃用户)”的目标。
微视复出后的第一战以失败告终。
屋漏偏逢连夜雨。今年4月,73家影视机构和500多名艺人联名发声抵制短视频平台搬运等侵权行为;同月,腾讯宣布将微视整合入在线视频产品部;6月的中国网络视听大会上,爱优腾再次抱团控诉短视频平台侵权;8月,微视裁员消息被曝出。
据晚点 LatePost报道,腾讯在线视频BU (OVBU)将进行新一轮整合。这是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 (PCG) 在 2021 年 4 月成立的新部门,旗下包括腾讯视频与微视等产品。
几经沉浮错失良机,与腾讯视频“合体”能拯救微视吗?
显而易见的是,此次“短长结合”的整合模式,微视只不过是腾讯视频的附属品,势必会更加弱化微视的独立品牌效应。微视将以影视泛娱乐短视频为核心内容,辅助分发腾讯视频拥有版权的长视频,以短带长,短长融合的方式满足用户差异化的内容需求。
不过值得期待的是,腾讯视频与爱奇艺、优酷拼杀多年,在影视视频运营等方面颇有心得,与微视整合后,能为微视发展中视频、微短剧提供运营经验。同时,长短视频平台的内部整合,既能为微视解决内容版权问题,又能通过短视频平台将目标用户导流至长视频平台,实现影视视频消费闭环。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马化腾|刷屏!马化腾:腾讯只是一家普通公司,随时可以被替换
- 收购|外媒消息:腾讯将以数十亿元人民币从小米手中收购黑鲨
- 太空旅客|华为视频App新版本测试:支持边下边播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直播间|资源砸进去,视频号直播带货今年能“起量”吗?
- 氪星晚报丨苹果年底前选定Apple Car制造商;腾讯或下一步减持美团和拼多多的股份;华为申请注册METAVISION商标
- 超级会员|腾讯QQ音乐内测版上线超级会员!年卡348元
- 腾讯三家公司|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
- 起诉|腾讯三家公司起诉“腾讯分分彩”侵权获赔 10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