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opify|姜洛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营销增长

本文由36氪企服点评专家团姜洛智原创。
shopify|姜洛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营销增长
文章插图
36氪企服点评专家团——姜洛智
————正文————
2020年改变了不少业态的命运走向,有的企业被迫转型,有的被迫停业,但也有一部分企业顺势而起。
对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而言,疫情加快了全球数字经济转型,尤其在海外,线上购物习惯的形成,似乎让中国卖家看到了新的“风口”,一路看涨的Amazon电商购物平台股价和跨境电商建站平台Shopify成交额,无不说明海外电商的渗透率正在迅速提高。
有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球跨境网购消费金额达到$1万亿美元,全球大多数消费者都有过跨境消费经历,海外消费者需求正旺,但这同时意味着竞争仍然存在且会越发激烈,那么当下我们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该如何准确找准属于自己的赛道呢?
shopify|姜洛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营销增长
文章插图
各国跨境消费者占比
一、跨境电商:从1.0到2.0一般意义上一个从0开始做跨境电商的卖家,在明确了目标市场和国家以后,再来根据当地的文化、人群特点来挑选商品,然后选择入住合适的跨境电商平台。亦或是自己有工厂,有可靠的产品来源,然后入驻平台进行销售。
从供应链完整度和竞争力的角度来看,目前跨境电商卖家主要分为这两类:一类是拥有自身的工厂或者稳定的货品供应链的卖家,一类是订单产生之后再去进货的卖家。无论哪类,通常所面临的问题无非围绕店铺运营、选品、供应链、人才管理几个方面,发展的好一点卖家还会遇到产品研发的问题。
但我们做了一段时间、有了一定积累以后会发现,做平台的卖家会受到很多限制,流量和数据也不归属于自己,越来越多的平台电商卖家和外贸工厂,开始搭建独立站,甚至是“两条腿”走路。
就像我们耳熟能详的国内的淘宝、京东等这样的传统 B2C 电商平台一样,做为消费者,一般都是有消费需求的时候才会来光顾某个平台,这是平台本身在流量方面的“双刃剑”,作为刚入局的小卖家来讲可以借助平台流量完成产品销售,但这同时也造成了争抢平台流量的激烈竞争,更受制于“有需求才会访问平台”的被动局面。
大家都知道,之前绝大多数用海量的SKU模式来做COD的卖家,都是在亏钱的状态,即便当地签收率能做到审单后70%的中东地区,也还是会受到没签收那部分货品所产生的物流、退货、销毁和清仓等成本的影响。
即便顺利签收,免不了会因为产品质量过于粗制等各种问题几乎很难有复购,真正能做到首单盈利的卖家就非常少了,不能首单盈利又没有复购的话,那这条路就不太能行得通。相反那些开始走单品和精品路线的卖家,在二次销售上就可以赚到不少。
所以我们会认为,咱们做出口电商的,尤其是享受过跨境电商早期红利的那波卖家,在经历过整个全球激烈的白热化竞争之后,应该迈入到2.0的模式了,在2.0模式下大家拼的就是供应链和产品,有了好的产品和服务才能把口碑建立起来,从而获得长远的发展。
二、DTC——跨境电商的新风向2020年我们会听到市场上有很多对跨境电商“利好”的投融资消息,比如快时尚跨境电商品牌 SHEIN 完成E轮融资,估值有150亿美元;做智能硬件的安克也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了。这些都在释放一个信号,就是以DTC模式为核心的跨境电商们开始成功“出道”,成了资本的新宠儿。
【 shopify|姜洛智:2021年中国跨境电商创业者如何抓住机遇,实现营销增长】所以圈内现在有很多声音在说DTC模式的跨境电商成了今年的第一个风口,很多资本在瞄准这块。关于DTC模式,网上有很多解读,这里我把它概括成是在海外塑造咱们中国品牌商的最直接了当的方式。简单说是通过品牌直接把产品销售给顾客,而我们常说的独立站则是打造DTC 模式的利器,让品牌能有一个触达消费者的渠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