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讯区块链新品“小借条”陷入纠纷,区块链创新会带来哪些矛盾?( 三 )


三、创新与矛盾
区块链目前还存在许多的不足。但讽刺的是,此次腾讯与中鑫融信的争端展现了区块链这个以确权为特色的技术本身也存在一定的确权问题。产品业务逻辑、运行代码、测试数据及服务流程等底层技术能够被复制并套用,这非常不利于区块链+应用场景的探索。接下来各个行业研发区块链+的应用场景以及服务功能需要产权保护的支持。
此外,现有商业规模是目前区块链不能承受的重量。区块链仍处在发展的初期,但区块链的拥堵一直为人所诟病,要想容纳现今商业的庞大体量,区块链需要应对更高的并发需求。如何升级区块链的容纳度、容错性、以及延展性,是区块链+经济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区块链号称能够将信息传递转化为价值传递。但链条之间的互通共享问题依然存在,信息孤岛的问题并没有完美解决。缺乏顶层统筹、链条间底层结构差异、以及主体、地域、产业等差异,使得区块链基础设施难以在更大的范围内实现数据共享。
以上的矛盾使得区块链+的应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矛盾是创新发展的必经之路,因为,创新是转换矛盾的过程。一方面,在唯物辩证法中,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矛盾,区块链以其去中介化、可回溯和不可篡改的特征解决了中心化的矛盾。另一方面,区块链的创新又催生出新的矛盾。矛盾的转换要求我们解决旧的矛盾,并转化为新的矛盾,在解决新的矛盾中实现螺旋式上升。
四、能量和信息、解放与侵略
区块链会是一项成功的技术吗?前腾讯副总裁吴军在《全球科技通史》中表示:科技发展史是围绕着宇宙的本源——能量进行的。人类科技史本质上就是以能量和信息为两条主线不断演进的历史。
按照这个观点,判断一项科技是否成功的关键要素就是这项科技是否提高了能量的使用效率,或者提高信息传输的效率。而在能量与信息的两个维度上,区块链无疑是成功的。因为区块链解决了商业世界一个最基本的问题—信任。
「信任是经济交换的有效润滑剂,世界上很多经济落后可以通过缺少相互信任来解释。」
——《组织限度》(Kenneth Joseph Arrow)
信任是达成共识的基础,也是商业活动发生的基础。传统的信任机制依靠严格的身份和信息核实、需要各种繁杂的手续存证、并依赖第三方的背书,这使得整个流程揉杂、耗时耗费。
而“区块链+”的模式很好地解决了信任问题,时间戳证明、数字签名、链上存证等过程使得信息真实有效;流程由参与方共同管理,公开透明的平台节省了反复核实的成本;信息提取有效、且能够作为合法的证据;这种高信任机制使得区块链有可能成为低成本、高效率的新协作模式,在能量和信息两个方面都实现了突破。
「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
——《双城记》(Charles John Huffam Dickens)
我们处在一个最好的时代,因为我们享受着几千年人类发展中累计起来的优渥生活。科技将人们从农地耕耘中解放、从工业中机械性操作中解放、并创造了虚拟、互联的生活模式。这个过程是筚路蓝缕的,也让我们处于如今得天独厚的高科技时代。
但同时这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因为科技带来的改变是颠覆性的、侵略性的及质变的。科技是颠覆性的,当今的科技如人工智能、数字货币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和力度颠覆和渗透我们的生活,衣食住行的方式相较几年前已大相庭径;科技是侵略性的,当电子支付在中国兴起之后,不论年纪、地区、文化差别,二维码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这种改变是无法商榷或者拒绝的,只能“被逼”接受;科技同时也是质变的。从量变开始,突然有一天某项技术就破门而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占据和取代,上一个技术还没熟悉,下一个又接踵而至。因此,我始终对科技抱有敬畏之心,不断的接纳和学习新的技术是唯一的出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