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制|社交电商大溃败( 二 )
据《财经E法》不完全统计,2017年至2019年,有50家社交电商平台被罚。2020年因涉嫌传销而被处罚的社交电商平台也超过20家。
其中42起社交电商涉传销被罚案件中,因“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被认定为涉嫌传销的情况最为多见,达到22起,比例为52.4%。因“拉人头+团队计酬”而被认定涉嫌传销的案件有8起,比例为19%。
在一轮处罚与整改后,部分平台可以继续生存。其中,云集走向上市;此前花生日记所在公司被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后,通过注册新公司,依然保持了APP的正常运营;未来集市关联的13个银行账户被冻结,APP也仍然可以正常使用。
但与此同时,处罚与整改也意味着诸多限制,这些平台大多迎来了业务发展的停滞期,衰落的速度,甚至比崛起时更快。
2、社交电商的“皮”不好套了 在裂变式发展的吸引下,社交电商成为了平台发展不力、急需转型时,首先奔赴的风口。
社交电商贝店的诞生,曾是贝贝集团的转型之作。2014年,母婴电商贝贝网成立,逐渐跑到了赛道头部,但是这个曾经的风口行业逐渐走到了瓶颈期,此后贝贝集团成立,并推出了新模式贝店。
这也让其再次获得了资本的瞩目。2019年,贝店获得来自高瓴资本、红杉资本、高榕资本、IDG资本等头部资本共8.6亿元的融资。而彼时贝贝网的上一轮融资还要追溯到3年前。
相似的故事也发生在跨境电商赛道。
2016年,大批跨境电商平台因“政策黑天鹅”退出,达令家则选择了转型社交电商。这一新模式也让其尝到甜头,其官网曾提到,小金锁系列商品在上线短短200多天内,销售额超过2亿元,用户超过100万人。
但是随着监管的趋严,一轮轮整改下来,社交电商风口的吸引力不再。
云集便是典型。近些年,云集几次调整自己的模式。首先,将自身的层级数设置减少至两层,即店主和服务经理。其次,在“0元店主”计划实施后,新店主不需缴纳注册费。另外,云集与主管、经理签署劳动合同,将他们拉人头的返佣称作“培训费”发放,但店主发展新店主并无返佣。
模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到云集的发展。三级分销制度不再,影响到了云集流量裂变的道路;新用户不需缴纳注册费,平台会员收入大幅下滑;没有补贴和高额返点的情况下,店主也很难坚持在云集上卖货。
文章插图
图源云集官网
这种负面的影响也直接体现在财报中。2018年以前,云集一直保持着成倍的营收增长,但在2019年以后,营收开始连连下跌,目前云集已经连续亏损五年。
财报显示,2020年云集营收为人民币55.303亿元,对比2019年的116.720亿元,同比下降52.62%;净亏损从1.238亿元扩大至1.517亿元。
包括云集在内的社交电商平台,发展空间明显受限。由于这些平台靠不断地用户裂变拉新、赚取注册费,导致一旦裂变速度减慢,平台的生命周期也走到末尾。
尤其在监管下,社交电商的层级设置减少至2-3层,很难不断裂变,而平台本身又没有让常规用户高频复购的商品,很难持续吸引店主卖货。
种种因素影响,拉人头模式的社交电商生命周期短暂,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也选择了打一枪换个地方。
2017年,云集因涉嫌传销被罚,面临整改。半年后,4位“合伙人”集体离开,并奔赴新的社交电商平台达令家。
根据IT时报报道,当时4人的离开,与云集微店内部的“肃清”有关。离开的合伙人BK曾提到,在云集“底层店主通过销售商品几乎赚不到钱,因为商品的佣金太低,店主发展路径变得模糊,缺乏动力。”而他声称达令家是一个新的开始。
推荐阅读
- 新社|乌克兰政府网站遭遇大规模网络攻击
- 建设|日照:建设数字社会 让生活更美好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会员店|7个月开六店,盒马X会员店将落户南京,国产仓储式会员制品牌正蓄势发力
- qq|觅伊APP社交产品测评:得女性者得市场
- 继承|数字遗产:死后再“社死”一次
- o2o|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供应商,都开始抵制“社区团购”?网友:太套路
- 财联社|数字人民币 App 上架掀体验潮,多家平台下载量日均增超十倍
- 十荟团|社区团购这条路上,美团、拼多多必有一战?
- 特朗普获或将在2月21日 推出真相社交”App”替代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