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高宁:如何定义一家成熟的SaaS公司?
本文由36氪企服点评专家团高宁原创。
【 s高宁:如何定义一家成熟的SaaS公司?】高宁:36氪企服点评专家团,早期To B投资人
————正文————
有别于最近市场上的一些声音,我始终认为: 不能服务大型客户的SaaS公司不是一家成熟的SaaS公司。这句话包含两层意思:
- 首先,成熟不与公司的质量或规模挂钩,因为好或坏、大或小是一个相对评价。而“成熟”是公司正在或已经建立一定护城河,并朝着从“大”到“强”上升的一个标志;
- 其次,并没有否认SaaS对中小型客户的价值。选择场景垂直的利基市场切入已经是现在SaaS公司的标配,是个基本商业逻辑,但这决不代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第一、从商业角度,主要有两个原因:
- 大客户永远是营收的主要贡献者:Zoom、Slack在每个季度财报中特意强调收入贡献超过10万美金的客户数增长,更不用说Salesforce上市后随即制定大客户销售战略“Land and Expand(先下单再扩张)”,将按月收费改为按年以顺应大客户付费习惯,现金流也得到明显改善;
- 大客户始终认可服务的商业价值:SaaS的价值在第二个S(Service,服务)。以前客户需要雇佣不少IT运维人员或以支付服务费方式,请供应商派人到现场进行维护升级,现在大部分工作和产品迭代都可以在远程自动化实现,对客户而言,这仅是原本付费服务模式的升级而已;
- 随着更多业务由数据驱动,客户对软件要求既复杂又灵活:数据成为新的“石油”,我曾在旷视一文中提到“智能系统层”的概念,要打造这样实时且精准的系统,客户需要采购或自研一系列相关的分析型软件,同时支撑多个业务板块。SaaS的快速迭代和近年来基于云原生等产品特点,天然满足客户在开发和分析上的需求;
- IT投入随数字化转型逐渐提升,客户希望降低试错门槛和总成本可控:以前部署一套系统需要上百万前置投入外加每年一定比例的服务费,现在只需要签订一到两年的首期合同,每年投入随即降低一个数量级。随着业务扩张,客户只需要按需扩容,整体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总拥有成本)比以往更加可控,而不再依靠“拍脑袋”。
- 营收结构调整,增长面临阵痛:这是最直接的影响,包含两点:由于改为按需付费,客户前期一次性投入和为后续支持(Support)所支付的费用都会减少,对传统软件厂商来说每季度能确认的收入随之下降;其次,在引导原有客户上云的过程可能会因为各方面原因包括销售、产品或迁移支持等方面导致老客户流失;
- 产品迭代不及,大举并购来补:SAP早已不是我们以为的那家传统ERP厂商了,根据2019年财报SaaS占整体营收接近30%,公司预计三年后将超过50%。而2018年末斥资80亿美金收购准上市SaaS公司Qualtrics更被业内视为“云转型”的关键,在去年底的财报会上CEO Morgan直接指出Qualtrics将带动现有核心SaaS业务成为是今后增长的“支点(Pivot point)”;
- 客户粘性提升,应用生态初显:SaaS业务的一个隐性价值是客户的粘性大幅度提升,因为不仅产品在云端,连业务数据即客户最核心的资产也部分或全部在云端。公司一旦通过一款产品占据某个场景入口,便有机会创造交叉销售和向上销售(Upsell),同时利用ISV、云厂商、PaaS平台等多种方式建立应用和渠道生态,以配合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和商业交易习惯。
推荐阅读
- 周边|晚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电商|马云曾用224亿收购的大润发,4年多过去了,大润发如今发展如何?
- 记忆点|如何通过“心智塑造”轻松赢得用户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奥林匹克|太火爆!这些冬奥周边已被抢断货,还能如何下手?
- 安全|“网络大流感”ApacheLog4j2漏洞来袭“云上企业”如何应对?
- 报告解读|后疫情时代,企业如何跨越数字分水岭?工信部给出7大建议 | 发展研究中心
- 百度知道|如何利用百度赚钱?分享十个普通人可以利用百度赚钱的方法
- 东莞|马云刘强东投资百亿,华为把总部搬过去,这座城市现在如何?
- 阿里股份|创业之初马云将02股份,给了阿里前台小妹,如今她的现状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