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那些“返利”型传销给我们的警示,“消费返利”模式该不该存在?
网上购物已经越来越被大众接受并喜爱,几乎每家每户都收到过从网上购买的包裹,与此同时,线上商城竞争更加激烈,“消费返利”作为一种销售手段,成为吸引消费者的利器。互联网极具发达的今天,似乎人人皆可“电子商务”,于是一些商城层出不穷,其中混杂着传销骗局。
文章插图
首先“消费返利”型不法分子大多都假借“消费全返”、“消费致富”、“高额返现”等“噱头”,或者“消费10000返还8000、买车不掏钱”等虚假口号,诱使群众误入网络传销陷阱,宣传口号和广告标语充满迷惑性,等真正进入陷阱后才发现背后隐藏非法集资的风险。
一些消费返利平台会通过向消费者许诺在平台的消费金额之后会部分返还或者赠送等额积分,可兑换成现金的方式,诱惑消费者注册会员消费或加盟商城成为商家。一些人在商城购买商品后的一段时间,可以收到分批次分期限返还的购物款,甚至可以100%返还。但是在提现时会设置诸多权限,无法将投入的资金全部提现,并且要求你拉人头,通过人头数获得返利。
文章插图
其次我们看一下它的主要模式,其一就是借着消费返利的名义,要求新加入的人员交纳一定的入门费,或者是变相交纳会员费,此种情况就是通过人头费获取利益。
其二就是只有发展下线才能获得所谓的“返利”,当你成为平台会员并购物之后,商家会将费用支付到平台,平台日后再返还给消费者。
其三是引诱你消费,比如购物满200元每天返利1元,满2000返利10元,大多数人“牛刀小试”,真正获得返利后,就会为了更多返利花大量钱消费,最后迎来的确是“人去楼空”。
不同平台通过各种各样消费返利的借口,以开推介会等多种宣传方式吸引加盟商和代理,到提现时期后却发现返利的钱被套在里面取不出来。不法分子通过这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吸收巨额资金,已经有多个电商平台被查处。
文章插图
最后我们在一些“消费返利”电商平台购物时,可以通过以下几点判断:
1、看返现比例是否太高,商家要赚钱,比例就不能太高,没有利润。“高额返现”本就不现实,违反了基本经济常识。
2、正常的消费返现,一般是当场兑现或者未来几天内兑现,不会持续很长时间;而“高额返现”是承诺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逐步按比例返还,和消费行为之间存在较长的时间,为不法分子留下了操作空间。
文章插图
要知道没有任何一种商业模式可以支撑商家长期免费提供商品,
但是消费者只看利益,不劳而获的利益蒙蔽了大众眼睛
。
如今这种看似合理的“消费返利传销模式”大行其道,火遍大江南北,如果没有动坏心思的不法分子,单纯“消费返利模式”可以说对商家、消费者都有好处,但是现在它还该不该存在呢?
大家有其它想法都可以留言私信,喜欢本篇文章的点点关注吧!更多反传防骗技巧就在主页!!
【本文属于反传第一线原创内容,合理使用必须需要注明作者和文章来源,否则您将构成侵权行为。】
【 模式|那些“返利”型传销给我们的警示,“消费返利”模式该不该存在?】反传销救助中心:提醒广大市民:凡是让你先交钱,然后层层拉人头赚钱的、都是集资诈骗、传销的。只要交钱无依无据无凭无证的,让你等待发大财的都是非法集资诈骗。须谨慎防范。家人陷入传销失联,需要寻人可联系反传销救助中心。抵制传销从我做起,举报传销人人有责。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