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互联网驶入改革深水区( 二 )
交不起高昂推荐费的中小商家们难以为继,自然会用脚投票,逃往那些门槛更低、更易生存的地方。
互联网颠覆了很多的行业,但当这种“破坏性的创造”不是源于技术的颠覆,而是效仿他人模式大收过路费、试图借监管之力吸取对手平台的流量时,对于中小企业的效率提升、鼓励创新和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会是一种压制。
从创新的主体,变为新型的寻租者,这才是“阳光一代”互联网公司的背面。
好在,中国在推动科技转化为增长点的努力上,是不遗余力的;以鼓励科技创新和共同富裕作为破局关键,是刻在中国人新时代的DNA之中的。
因此,中国的监管也不会成为哪一家公司“躺赢”的捷径,而是将整个社会的福祉放进考量的天平。
在这种情况下,互联互通已经不是TOP2巨头的共谋密谈,不是喂饱一两个平台的流量渴求,而是涉及到整个行业、无数中小商家和消费者。
共同富裕,将成为贯穿始终的主线,当然也包括互联网领域。
互联网企业拿的剧本人设,变成了科技创新的主体、创造社会价值的标兵、第三次分配的参与者,在大局上与国家利益站齐一致。
最有自觉的企业已经在行动,腾讯先一个500亿的“可持续社会价值创新”,后一个500亿的“共同富裕专项计划”;百度的苦攻AI技术使它独善其身,成为硬科技转型标杆;微博让国资进入股权……
在出行、外卖、短视频、直播、社区团购,甚至是游戏领域,互联网公司们都在重新思考格局的演变。
腾讯总裁刘炽平称,中国在互联网领域的结构化监管,在世界范围内是领先且严格的,目前监管相对而言比较松,但在收紧。
如何在监管规则、鼓励创新、财富分配的“不可能三角”中做平衡,是一道大题,决定了中国数字经济接下来的走向。
万物互联的前夜熟读“硅谷创投教父”彼得·蒂尔的著作《从0到1》的人,往往将中美的互联网企业简单定义成“从0到1”和“从1到N”两个类别。
有人开始反思,为什么亚马逊、谷歌、Facebook、Uber这些硅谷明星企业,好像没有谋求“生态融合”的联手行为。
难道真的是美国的商业文明,更倾向于“从0到1”式的竞争吗?亚马逊的云计算,谷歌的人工智能,特斯拉的无人驾驶……仍然代表了新兴技术的顶尖水平。
互联互通是互联网的本质。但相对于人类推进法律和制度进步的周期而言,互联网的出现和进化时间太短太快了。掘开流量互通的入口,对企业、商户和用户是否有利,这牵涉亿万人生计的大事,必然需要监管部门从长计议、谨慎行事。
因此在大洋彼岸,拜登启用了一大批反垄断专家进入白宫担任重要职能。吴修铭(Tim Wu)出任总统技术和竞争政策特别助理,也就是美国反垄断的政策设计者。
吴上任半年时间里,美国通过了首个专门针对互联网公司的反垄断法规;
拜登发布了竞争行政令,涉及银行、铁路、农业、海运等多行业的监管;
成立了白宫竞争委员会,负责协调多个政府部门推动反垄断。
欧洲因为没有自家的互联网巨头,在保护规则制定上毫不留情,天价罚单动辄数十亿欧元。谷歌累计被罚80亿欧元,亚马逊正在一个可能被罚200亿的反垄断调查中。
文章插图
欧盟《数字市场法案》《数字服务法》等规则相继落地,用来保护市场、消费者权益、个人隐私、数据安全的规则都已出台,坚决竖起数字壁垒。特朗普时期,美欧因此一度闹到了“数字贸易战”的地步。
随着平台公共化,对其约束也会加码,包括但不限于:取消平台内自营、非自营业务的差别待遇、禁止通过并购强化主导地位、违规后巨额罚款、剥离有利益冲突的业务……
推荐阅读
- 盲盒|上海制定反垄断、互联网营销算法、盲盒经营活动等新业态合规指引
- 互联网时代|这5类商品尽量去实体店买,否则坑的还是自己!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互联网企业|2022,中国互联网何去何从?
- 工具|企业微信新版本发布,腾讯产业互联网效率工具实现一体化
- 戴志康|对话互联网早期拓荒者:20年间,Loser、颠覆、繁荣的演化与未来
- 工信部|互联网的柏林墙即将倒掉,一个新时代的混沌从这周五开始!
- 互联网时代|“新微信”诞生, 马化腾已正式确认, 会改变我们的生活吗
- 巨头|互联网巨头请回答2022:裁员、抠门、开放、下沉、出海、技术
- 互联网|QuestMobile:下沉市场月活用户近7亿,或成互联网掘金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