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寇|这群“宁为战死鬼”的中国男人,送给日寇“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二 )


但遭受打击的日军,却更受了窝心一刀:
大量的日军装甲车与火炮被毁,攻击力大大减弱 。之后的两天鏖战里,二十九军不但能够顶住敌人的攻势,甚至打得日军节节后退 。
3月14日拂晓,振奋人心的反击开始了,二十九军在凌晨时全线出击,再次叫日军在酣睡时遭到打击 。尽管随后日军调集多路部队增援,但打怕了的日军,还是在3月15日乖乖的后撤 。
日寇|这群“宁为战死鬼”的中国男人,送给日寇“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文章图片

3月16日起,不甘心的日军,又向着同是二十九军驻守的罗文峪发起猛攻,然后又是一场犬牙交错的血战 。
比如二十九军的王合春营,在罗文峪杀到了全营仅剩七十多战士的悲壮境地 。在这支军队坚韧的意志面前,撞得头破血流的日军,不得不后退到10里之外 。
虽说日本方面的文献,极力的遮掩日军的伤亡数,但实锤的证据是,仅是喜峰口血战,二十九军就缴获日军11辆坦克和6辆装甲车,外加步枪六千多支 。
许多日本参加过此战的老兵,更在会议中对二十九军战士的战斗力心悸不已:
“中国军人(二十九军士兵)左右突刺十分英勇……实在令人震惊”——这是自九一八事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以智慧与热血,给骄横日军的沉重打击!
日寇|这群“宁为战死鬼”的中国男人,送给日寇“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文章图片

当时的日本《朝日新闻》用一句话,表达了此战带给日寇的愤懑:明治大帝造兵以来,皇军名誉尽丧于喜峰口外,而遭受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
虽然近一个月后,由于国民政府的妥协政策,腹背受敌的二十九军,不得不含恨撤离喜峰口 。但这场浴血的胜利,依然如号角一般,唤醒了多少悲观情绪笼罩下的国人 。
作曲家麦新以此为题材创作的《大刀进行曲》,更是从此传唱全国 。
日寇|这群“宁为战死鬼”的中国男人,送给日寇“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
文章图片

在接下来的十二年里,激励了多少国人浴血奋战!与其说这场胜利是一支强心针,不如说,更像一盏热血点燃的灯,为直面这场战争的国人,照亮了接下来的命运 。
【日寇|这群“宁为战死鬼”的中国男人,送给日寇“六十年来未有之侮辱”】无论一寸山河一寸血,无论千难万难,中国终不会忘 。因为有太多,如二十九军将士这般的硬骨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