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产品冷启动?( 二 )
使用滴滴的司机数量增加,那么用户会认为有很多人都在使用滴滴打车,利用大众的盲从心理,滴滴的普通用户也逐渐多了起来,用户多了起来,他们司机看到了用户增长的数量,认为从事这个行业也能赚到钱,那么司机又越来越多,形成了一个闭环,因此滴滴(在今年没出事之前)属于行业的领头羊。
正式因为这类产品需要供应链和用户两边同时使用,所以他前期成本大,需要烧钱,如果做得好的话,后期不出意外的话,就能一直赚钱。因此,双边冷启动适用于资金规模比较大的公司或者团队。
(4)多边冷启动
多边冷启动就是双边冷启动的升级版,不仅需要供应链和用户,还需要第三方甚至是第四方的介入。这类产品也属于撮合型产品,就比如一些第四方的支付平台等等。这里我就不再过多举例了。
这类产品需要同时兼顾用户、供应链、第三方、第四方等等。它的难度系数更高,因此同样适用于资金规模大的团队。
用户冷启动也不是用户越多越好。过多的用户可能会导致无关的流量进入甚至是一些垃圾用户,从而影响产品价值。
有时,竞争对手可能会利用一些垃圾用户,使用降维打击,通过破坏你产品的环境,从而使其陷入困境。只有优质的用户/种子用户,才有助于产品的发展。
文章插图
2. 内容/商品冷启动内容/商品冷启动就是“展示内容/商品”的产品做冷启动,就比如一些内容社区、信息流产品和电商产品,最典型的就是微博、小红书。
这类产品需要先有内容,让用户知道该内容的价值或者是产品的价值,才能吸引出更多的用户使用该产品。
拿小红书来说,许多人使用小红书,只是为了看一些别人发布的笔记,而这些人并不是小红书的核心用户,相反,小红书的核心用户是发布笔记的这类人。
因为有了这类人发布笔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使用小红书。这也是为什么内容社区需要有大量的KOL、KOC?因为通过KOL、KOC的引领才会有更多的用户关注、追捧。
3. 系统冷启动系统冷启动就是用户在使用了你的产品以后,产品的系统可以通过一些功能来触发用户行为。最常见的就是推荐系统冷启动。像我们进入一些内容社区的时候,我们第一次登录时,产品会询问用户对哪一类的事物/内容感兴趣,从而了解用户的行为属性,根据用户的习惯/爱好,我以后促活留存用户打基础。
就比如我在第一次使用微博的时候,填入我对哪一类博主感兴趣,或者喜欢一些圈子。这就是为了让我以后再登录微博的时候,能给我推荐一些我喜欢的内容。
以上就是我对产品冷启动的分享啦,稍微总结一下:在很多时候,产品冷启动就是产品从探索期过渡到成熟期那个阶段,产品负责人需要做的。是为了产品日后更好的发展,可以帮助产品更好的吸引一些种子用户,或者激活、留存用户。
如果产品在冷启动的时候出错,把错误的用户群体引入到产品,无法通过意见的反馈取得出产品的迭代规划,对产品的后期发展有非常严重的影响,一步错步步错,产品这座大厦终究会倒塌。
所以在产品进行冷启动的时候,一定要发现用户的痛点,分析用户画像,从而找到产品精准的核心用户,对他们进行拉新、推广,让他们成为产品的种子用户。一个饱满的产品往往都有一个最合适它的冷启动。
本文由大吕不加班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 CC0 协议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黑客|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19岁黑客远程破解逾25台特斯拉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猫腻|拼多多的商品这么便宜,都是山寨、假货吗?看完才发现其中猫腻!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