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关于微信视频号的现状的一些思考
编辑导语:说起短视频的主流平台,微信视频号作为其中的参与者,与其它主流短视频有什么不同?今天作者对目前微信视频号的现状进行逻辑分析。如果你对这方面感兴趣,不妨跟着作者的脚步走一走吧!
文章插图
在所有主流短视频(含中视频)平台当中,微信视频号是我见过市场意见最不一致、乐观和悲观双方立场差距最大的,没有之一。简而言之:
- 乐观者认为,视频号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主流的视频平台,而且还在不断扩张。它不仅是腾讯手里最新的一张好牌,也是当前互联网视频领域最重要的新趋势,值得所有人认真研究。
- 悲观者认为,视频号一点也不厉害,远比不上抖音、快手,甚至比不上微博、B站,对用户和创作者的意义不大,也很难有商业化前景。视频号将成为腾讯做短视频的又一次失败努力。
我还记得,2018-19年抖音高速增长时,以及2020年B站高速增长时,围绕它们的争议远没有这样大。不久前发布的腾讯财报多次提到了视频号,从而加剧了关于“视频号究竟能走多远”的讨论。
平心而论,市场对视频号的争议巨大,最重要的原因是缺乏可靠的数据资料。
首先,腾讯官方从未披露过视频号的DAU和用户时长——所谓DAU已经突破4.5亿的说法并无可靠依据;在每期财报及电话会议中,腾讯只会说“视频号健康增长”“内容生态正在构建”,却从来没有披露过具体数字。
其次,作为微信内部的一项功能,第三方咨询公司要跟踪视频号的数据可谓难上加难,可能根本没有办法。
雪上加霜的是,视频号是高度私域化的,缺乏像微博或B站那样的“话题广场”。
虽然视频号的算法推荐机制已经发展起来了,但每个人看到的推荐内容仍然大相径庭。这样,外界不但不了解视频号的数据全貌,也很难真正理解它的内容生态、内容调性。这样一来,所有围绕视频号的讨论难免沦为“盲人摸象”,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我还必须指出,因为人人都用微信,所以对于微信的任何功能,人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例如,有些人早已不看朋友圈和公众号了,所以认为别人也不会看;有些人加入了很多微信群,所以认为别人也加入了同样多的群;有些人热衷于小程序拼团购物,所以认为微信小程序的交易额已经超过淘系电商,等等。这种“我认为、我觉得”,固然不是毫无道理的,但存在极大的局限性,绝不能以此作为决策的主要依据。
早坂女仆:今天就来仔细说清这个话题吧!
下面让我开诚布公地讲讲自己的看法吧。我也没有什么“内部数据”,也只能依靠草根调研和个人体验。不过,我认识很多视频号创作者(也包括其他平台的创作者),自己也算个视频号创作者,对视频号官方的产品/运营策略也不是没有了解。因此,希望我能全面深入地多提供一些信息。
【 现状|关于微信视频号的现状的一些思考】我的基本观点就是如下三条:
- 视频号用户数量已经非常巨大,但是用户黏性还很有限,很多人甚至并未意识到自己在使用视频号。这是局限,也是潜力所在。
- 对于专业创作者来说,视频号尚难以成为”第一选择“,但已经是很好的”第二选择“;对于业余创作者来说,视频号已经成为(或正在成为)第一选择。
- 视频号的商业潜力很大,而且已经得到了一些兑现,尽管它的商业化路线与人们熟知的抖音、快手、B站不太一样。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正式版发布:『支付』改名为『服务』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微商|微信朋友圈上线折叠功能,微商的末日将至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苹果|微信正式反击,马化腾给苹果出难题,库克进退两难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