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状|关于微信视频号的现状的一些思考( 三 )
上面讨论的全是专业创作者。对业余创作者(没有团队,没有MCN,以前没做过内容或只做过图文内容)来说,情况要简单许多——视频号不仅是第一选择,甚至是唯一选择。在视频号冷启动的难度也很高,但是在其他平台的难度更高。
因为视频号的流量还处于急剧上升阶段,而且可以轻松转发到微信私域,所以在这里还是有一些“新手村红利”的。在快手、微博、B站,“新手村红利”要么早已消失殆尽,要么正在消失,初学者不应抱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
附带说一句,由于抖音每个星期都会冒出一些爆红的百万粉丝KOL,往往会给业余创作者一种假象,即“我也能在抖音爆红”。事实上,如果你去仔细分析那些爆红KOL,就会发现其中绝大部分都有签约MCN,或者干脆就是早已成名的团队的新马甲。另外,鉴于抖音流量热点变化很快,即便有人瞎猫碰上死老鼠的以一己之力爆红,他大概率也无法依靠一己之力守住地盘。在此就不赘述了。
早坂女仆:哎,对冷启动的初学者而言,视频号真是最佳舞台了。
最后谈谈视频号商业前景的问题。这个问题可以细分为两个:视频号平台的变现前景,以及创作者的变现前景。坦白说,这是我最不担心的问题。视频号的变现效率可能达不到抖音那么高,但是要稳居其他视频平台之前还是可以做到的,关键看想不想做而已。
视频号信息流还没有插入硬广告,类似Dou+的付费推广计划也才刚刚推出,但是根据财报电话会议的说法,在奥运会期间视频号已经有了一定规模的变现。
关键在于大型广告主的交叉投放:它们可能本来就想签署包括微信朋友圈、腾讯视频、腾讯新闻、微视、腾讯看点在内的一揽子投放协议,现在视频号也被自然纳入了投放范围。
即便不插入硬广告,在视频号进行投放的途径也很多:
- 在朋友圈、公众号和小程序投放视频广告,将落地页设定为品牌视频号。这种广告收入在名义上不是视频号创造的,但广告主看中的正是落地到视频号的能力。
- 广告主与腾讯视频、腾讯新闻等合作,制作带软广告的节目,剪成适合视频号发布的形式,获得二次曝光;尽管这种曝光创造的收入可能还不太大。
- 视频号互选广告平台已经于2021年6月底全面上线,可以理解为视频号版的“星图”或“花火”,截止7月底已经有4000多头部创作者接入。
既然微信视频号可以轻易实现较高水平的商业化,我认为它恰恰不会在现在关注于商业化。只要解决了用户时长和内容生态的问题,再进一步加强运营机制,那么商业化的果实就会自然成熟。
推荐阅读
- 朋友圈|微信又更新!朋友圈这种图不能发了?
- 扫一扫|微信安卓 8.0.18 正式版发布:『支付』改名为『服务』
- 变现|微信红包封面背后的“怪圈”生意
- 微信|微信状态还能这么玩?自动加上“监控”,好友吓坏了
- 微商|微信朋友圈上线折叠功能,微商的末日将至
- 异形红包|微信上线新年隐藏款异形红包封面,可通过朋友圈广告领取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苹果|微信正式反击,马化腾给苹果出难题,库克进退两难
- 乱象|微信治理互联网用户账号运营乱象,“南京头条”“高考山东”等遭清理
- 中消协|8点1氪丨肯德基客服回应盲盒被中消协点名;微信灰测“朋友圈折叠图片”功能;周鸿祎称不理解35岁被职场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