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公元1600年,德川家康取得了关原之战的胜利,从此获得了日本的实际统治权,开始了德川幕府长达二百六十余年的统治 。但奇怪的是,德川家康一上台便致力于与明朝恢复外交、恢复勘合贸易,并为此做了许多努力,甚至可以说是费尽心思 。但到了东北清朝政权崛起,对明朝的统治发起挑战的时候,日本对于清朝的示好,态度却并不积极,反而旗帜鲜明地支持明朝 。到了明朝灭亡之后,日本政府也是继续支持南明政权,甚至屡次想要派兵支援 。
那么德川幕府为何会在国内政权统一、社会一片欣欣向荣的情况下极力地想与明朝恢复外交、建立贸易关系,而又在明朝大势已去时,对清朝爱搭不理呢?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壬辰倭乱一般指万历朝鲜战争(1592年至1598年发生在朝鲜半岛的战争)
二、德川幕府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的原因
1.获得国际上的认同
德川家康于1600年掌握国家大权,1603年被封为征夷大将军,并于江户开创了幕府 。国家虽然已经一统,但是作为一个新生政权,不仅需要国内各个阶层的支持,还需要国际环境的稳定,才能够真正的确定其统治地位 。而作为丰臣秀吉之后的政权,在国际上因为壬辰战争的缘故基本处于一个被孤立的状态 。
所以德川幕府一改之前丰臣秀吉的对外侵略政策,改为和平外交政策 。意图就是寻求与明朝建立直接的贸易关系,力图进入以明朝为中心的册封体系,在缓和国际形势的同时,在国内树立作为统治者的正统性 。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德川幕府 统治下的日本
2. 日本对明朝商品的需求庞大
德川家康统一日本,国内社会趋于稳定,百姓安居乐业 。而这也导致了百姓的消费水平上升,购买欲增强,特别是中国商品,深受日本百姓的喜爱 。而十七世纪初,日本的人口大约有1500万—2000万,相当于同时期欧洲的总人口数了 。如此庞大的基数,外加日本的手工业相对不发达,这就导致日本对于明朝商品的需求十分巨大 。
当时的日本人还极其地“崇洋”,其对于中国的丝织品十分喜爱 。其实日本本国也生产丝织品,但是百姓却独独喜爱做工精细的中国产品 。而且日本的生丝也需要从外国大量进口 。据史料记载,日本每年需要消耗掉约220000公斤的生丝,但是本国的产量仅仅为一半左右 。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丝绸制品
日本自从二十多年前丰臣秀吉统一全国以来,人们的着装变得更加的华丽和讲究,这就导致了日本对于中国生丝的依赖非常夸张,到了“若番舶不通?则无丝可织”的程度 。这也体现了德川幕府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的急迫性 。
日本丰富的白银产量也是其在贸易上的底气所在 。众所周知,日本虽然其他方面的资源较少,但是其白银产量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一个较短的时期内,日本大名共开发了五十多个金矿和三十多个银矿,使得日本的白银产量占到了当时世界的四分之一,人们也凭借这些能够随心所欲地购买想要的外国商品 。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643年)
三、德川幕府为何与清朝关系紧张
清朝建立之后,清朝政府改变了对日本的外交策略 。皇太极时期,清朝试图通过朝鲜建立与日本的官方关系;顺治时期,借着送还日本漂流民的机会,清朝政府也向日本表达了善意 。然而此时日本却突然转变了对中国的态度,拒绝加入以清朝为首的朝贡体系 。那么为何日本对于中国的态度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