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二 )


1.觉得清朝是狄夷
日本自唐朝以来,持续学习吸收中国的先进文化 。在这个过程中,其也将汉民族的思维融入到了自己的思想文化当中,他们会认为除了汉民族之外的其他民族是狄夷 。他们对汉民族保持尊重,对其他民族却会存在一种鄙夷的态度 。
当少数民族出身的清朝政权威胁到了汉民族建立的明朝朝贡体系,日本从骨子里基本是下意识地拒绝反对,采取了不承认政策,甚至几次想要出兵援助明朝势力 。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信奉天主教的日本武士
2.德川幕府实施锁国令
德川幕府在明清打得不可开交之时也建立起了自己的“幕藩体制”,强化幕府的集权,削弱诸藩的实力 。德川幕府初期采取对外开放政策,鼓励贸易,大力招徕中国商船 。这些举措使得西部的一些大名强大起来,对幕府的统治产生了一定的威胁 。外加西方传入的基督教也不利于幕府的统治,于是德川幕府先后颁布五道锁国令,命令停造大船,禁止传教,实行锁国 。
虽然德川幕府采取了许多措施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但最后还是没有成功 。只能让中国商人到日本贸易,而日本商人却不能到中国 。但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日本对中国、朝鲜、琉球、马岛、荷兰等国外实力都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外交,已不存在幕府建立之初的外交困境,强行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的热情也已经消失不见,这也导致了清朝政府在对日关系上的碰壁 。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
文章图片

上图_ 德川幕府时期,出岛商馆内吃饭的荷兰商人
3.民间贸易兴盛使日本不再依赖官方贸易
日本与明朝虽然没有建立正式的贸易关系,但是明朝却不能阻挡大量商人前往日本进行通商 。据记载,日本每年的港口都有数十艘来自明朝的商船,生丝、绸缎等商品为日本解决需求的同时也为明朝商人带来了大量的利益,使得每年去日本贸易的商人络绎不绝 。
清朝初年,以郑成功为首的台湾势力,凭借庞大的船队垄断了对日贸易,在德川幕府实行锁国令之后依旧保持了稳定的贸易关系 。兴盛的民间贸易基本满足了日本的需求,所以单纯的因为经济要素与清朝政府建交已经没有迫切性了 。
作者:黄小柴 校正/编辑:莉莉丝
参考资料:
[1]《明实录》
[2]《德川幕府中前期的日中关系与长崎贸易》姚春霞
[3]《日本德川幕府与明朝的贸易关系论析》李德霞
[4]《十七_十八世纪中日关系研究》盛雪雁
【德川幕府|日本德川幕府为何极力想与明朝建立贸易关系,却对清朝不爱搭理】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