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腾讯“绞杀”抖音,不止1个亿( 二 )


很明显,腾讯系不打腾讯系,大家已经形成了枪口一致对外的战略默契。
而起诉抖音侵权,不仅可以维护腾讯视频的权益,还能完成对电视剧的二次营销,又能成功打压竞争对手,同时团结“兄弟”,实现一举多得。
1亿元的索赔金额,也创下了长视频维权的最高索赔纪录。有业内人士分析表示:“这个索赔金额,我们也觉得不是很合理,(腾讯)应该是测算了一下流量的商务价格,但实际执行本身不会这么高。”
此前,腾讯曾经起诉抖音侵权《王者荣耀》,要求索赔520万元,最终,深圳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是,抖音需赔偿腾讯经济损失60万元。随后,抖音方面表示,将对本案提起上诉。
从520万跳涨至1亿,这个数字的设定本身,也可以发挥更大的价值。
舆论效应是最基础的收益。如果申诉成功,腾讯后续还可以向法院申请禁止令,让此案成为今年《民法典》正式实施后,关于长短视频侵权之争的经典判例。
也就是说,它可以成为今后所有影视剪辑短视频侵权案的参照——相当于把抖音牢牢钉在了法律系统的耻辱柱上。关于短视频二次创作的长期争议,至此一锤定音。
短视频平台,大概没人愿意看见这样的结局。
当代年轻人,已经越来越缺乏完整追完一部影视剧的耐心。有需求的地方,就有生意。以抖音和B站为例,影视类排名分别站在两家内容类型的第九名和第八名。2020年下半年,抖音平台的影视内容创作者,同比增长达到364%。
长视频的影视版权,如何在短视频平台上得到尊重和保护?这是一个需要双方协商的宏大话题。而《扫黑风暴》的判定,将直接决定,短视频平台是否会失去在版权管理中的主动权。
阴云
开放还是封闭,腾讯在10年前就面临过这个选择题。它选择了前者,通过开放生态,建立起更加健康和庞大的帝国。
如今看来,那也是互联网向移动互联网转变的,最黄金的十年。
10年后,当帝国多面受敌,它条件反射式地筑起更高的城墙,在自己的地盘内构建安全感。封闭,成了它的新选项。
新的危机,随之而来。反垄断的阴云,让腾讯坚挺多年的股价持续回落。
2020年12月14日,由于此前收购新丽传媒时未进行依法申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了对腾讯旗下阅文集团的处罚结果:罚款50万元。
这成为反垄断的第一支序曲。监管的铁锤在2021年相继落下,在阿里被开出了180亿巨大罚单之后,市场监管总局先是叫停了腾讯主导的虎牙和斗鱼合并,随后又对腾讯控股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进行处罚,并要求其在30日内解除独家版权协议。
很长一段时间里,在资本推动之下,老大吞并老二,或者重金砸入买下所有资源,成为流行的玩法。这让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信奉用亏损换增长的商业逻辑,在面向市场讲述新故事的时候,商业利润,这个千百年来在商业世界中最重要的指标,突然变得毫无地位,流量,成为了所有生意的尽头。最终,掌握了流量的最大赢家,也成了游戏规则的制定者。
一家独大,意味着其他玩家的机会被压缩和剥夺。当所有人都失去了创新和挑战的信心,市场活力,也会随之殆尽。
但人总是容易陷入路径依赖,公司亦是如此。
保护版权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原创者权益,鼓励原创者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但如果上游大量原生版权被少数几大机构把持,并且以版权的名义去控制下游产业,这就相当于另一种意义上的封闭垄断。
今年4月,《人民日报》评论部曾发表一篇名为《X分钟观影追剧遭抵制,视频博主要洗洗睡了?》的文章,其中提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