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端|SaaS产品之路——需求篇( 二 )
- 保证销售、客户部门与产研部门的信息畅通:最好这几个部门有专门的需求处理人人员,来对需求进行分析,并定期给出分析结果
- 售前、售后和内部需求分开管理,分开分析:产品经理对于每个需求来源都要有一个存档,方便随时调用分析。
- 可以根据产品周期,对不同的需求来源给予不同的比重:比如在产品成长期,这个时候用户数应该是最重要的指标,所以产品经理的工作应该更多关注售前的需求;而到产品成熟期,这个时候产品优势比较明显,这个时候更多关注续费率这个指标。
首先,要提出一个问题,就是需求有这么多属性,最重要的属性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价值
一个需求如果没有价值,那么即时再合理也是“伪需求”
那么需求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答:“公司价值”和“用户价值”
例如QQ会员,对于腾讯的价值来说是一个营收功能,而对用户价值来说就是一个个性化能力,两者相得益彰,所以QQ会员是一个好需求。
通过这个两个价值,我们就形成了一个需求价值的四象限

文章插图
我们在这张图上引入一条线——通用化程度

文章插图
对于Saas产品而言,通用化程度是非常重要的指标,通用化程度越高,说明边际成本月底,一个新的功能带来的产品收益就越高,而通用化程度高往往就是“高用户价值”和“高公司价值”的体现
“通用化程度”到底是什么表现呢?其实通用化程度就是市场对需求的需要程度,需要程度越高,通用化程度也越高。
我给出了以下几个参考点,大家可以依据来判断手头上的Saas需求的价值高低——
- C端产品是否有类似功能:其实很多Saas工具在C端产品上有所体现,比如笔者之前所负责的一个Saas直播工具,而市面上像斗鱼、虎牙等都是非常成熟的直播平台,是非常值得去学习和借鉴的
- 竞品是否有类似功能:我们要永远相信对手不是“笨的”,我们的竞品之所以能被我们视为竞品,说明双方的实力和产品是非常接近的。所以在判断一个需求是否可做时,要扪心自问“为什么我的对手没有做”“竞品这么做的理由是什么”
- 运营角度出发:适当从一个运营角度出发,尝试通过给需求“下指标”的形式,评估有没有业务价值,如笔者之前做的抽奖工具,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实现直播间的互动量以及停留时长。产品是服务运营指标的,适当从运营角度出发能更好看清需求
很多朋友说简单,只要加个优先级就可以,但真正面临的问题是,很多公司都会有不一样的情况,例如老板导向、客户导向的产品风格会决定产品如何迭代
但其实Saas产品迭代应该形成一个标准:价值导向,只有高价值的需求,才有做的必要
所以需求分析根本的意义在于,让产品更贴近客户,让产品经理更懂需求,让好的需求能从够“发光发亮”。
本文由 @朋克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迅销集团|新疆回应“山姆下架新疆产品”:劝相关企业不要割自己肉贴美国脸
- 产品|使人惊艳的产品细节(十)
- 误区|产品驱动增长 PLG 风靡,一文聊透机会与误区
- 牛角梳|义采宝:多头插座、便携行李箱,本周的义乌热销产品是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