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答题|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
潘铎印
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的一道必答题
日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将自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该法明确了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规则和各相关方的权利义务,全方位构筑起个人信息保护的“防火墙”。
在我国数字化转型加速、新技术新应用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个人信息处理逐渐成为社会进步和产业升级新的驱动力,公众对加大个人信息保护力度有着极大的关切和期待,制定个人信息保护法是保障公民个人信息权益、促进个人信息合理利用的必然举措。
现实中,去餐厅吃饭被要求扫码点餐,且必须填写姓名、出生年月、手机号码等与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想下载使用一款App,需要和平台方达成“交易”,点选是否允许授权打开相册、是否允许授权打开通讯录、是否允许授权开启定位……诸如此类收集信息的方式,频频引发人们对个人信息泄露的担忧和质疑。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对十多种类型的手机应用程序进行了检测。其中,351款APP因违法收集个人信息被通报,25款因严重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被下架。随着个人上网痕迹、位置轨迹、消费偏好等活动数据被获取,人脸、指纹、声纹等生物特征信息被广泛应用,个人信息保护成为信息时代大数据应用的一道必答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制定,高度回应了社会关切。这部新鲜出炉的法律共8章74条,其中明确不得过度收集信息,不得进行“大数据杀熟”,对公共场所图像采集等设备的安装,对个人图像、身份识别信息的使用作出规制等内容,都明确指向了个人信息被泄露、个人权益被侵犯的痛点,将有利于改变之前法条分散、标准不同等状况,更好地实现对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保护。
【 必答题|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未来还需要通过科学的司法实践,为个人信息保护提供坚强司法后盾,真正实现个人信息保护的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让我们更好安享网络服务的便利、时代发展的红利。
推荐阅读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
- 生活必须品|那些奇葩的网购经历,“人脸手机壳,脑瓜崩神器”看完不怕你不笑
- 开发者|小米应用商店宣布移除 32 位包必传限制
- 网络安全|医疗保障局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 中国五金制品协会|家用燃气灶具新国标本月实施,这个功能必须有
- 个人信息|国家网信办:不得强制要求用户提供非必要个人信息
- 电动车|2022年,你必须要知道的4个趋势
- 露华浓口红必买色号-露华浓口红怎么样
- 行业|电商RPA,2022年电商必须重视起来的利器
- 调整|阿里2022年组织调整,远非「分久必合」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