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me|“独家版权时代”终结,音乐消费下一步拼什么?丨行业观察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依法对腾讯收购中国音乐集团股权违法事实经营者集中行为作出处罚决定。责令腾讯及关联公司采取三十日内解除独家音乐版权、停止高额预付金等版权费用支付方式,恢复市场竞争状态,到这周,已是正好满一个月。在热烈讨论一个月后,我们想从另外一个角度聊聊,处罚决定及新规对于这个行业里的其他人将有着怎样的影响?以及对用户来说,在未来APP的使用上是否可以做到“一站式听歌”了呢?
文章插图
音乐版权不再拼“独家”后,业内将面临什么?图/IC Photo
可以“一站式听歌”了吗?
——曲库会更广但仍会有“独家新音乐人”
对于许多消费者而言,初次听到这个消息时基本上持一种较为正面的态度,多数在网上表达意见的网友认为自此在流媒体上听歌应该只要充值某一个平台的会员服务就可以,尤其这样的声音:“是不是以后就能在其他平台上听周杰伦了?”
对于他们来说,花着和QQ绿钻用户差不多的费用,但却要面对一些热门歌手大量的灰色歌单,一直以来都是一件很苦恼的事。所以在“独占版权时代”,用户们如果有多个喜爱的歌手被不同平台签走了独家版权,那么几乎都要购买两个以上平台的付费用户才能随时听到心仪歌曲的原唱。此次对于独家版权的“禁令”对他们来说无疑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文章插图
如康姆士乐团歌迷小T反应,由于已卸载网易云音乐,但近期新歌仍被签在网易云音乐独家上线,在QQ音乐上看到词条为灰色,很苦恼。
但事实是否真的能如听众们所愿,依然是一件值得观望的事情。老歌方面,有可能出现“我可以买周杰伦的版权,但没必要”的情况,而在新歌方面,独立音乐人依然可以和平台签署长达三年的独占协议。而目前各个平台已经逐步在取代唱片公司成为独立音乐人签约出道的首选,新人新作品正在成为下个时代的争夺点。例如今年通过《白月光和朱砂痣》和《放空》走红的歌手大籽,此前主要是在网易云发布自己的作品,但现在她已经转战腾讯平台,大火的两首新作在网易云并不可听。而这种类型的“独家”并不在此次处罚的禁止之列。
所以,对于听众来说,其实并不能想当然地以为充一家会员就能听所有音乐的时代就要来临。诚然,未来各家APP的曲库差异总体而言是会变小,但独家音乐人、限期独占等现象应该还是会客观存在一段时间。
有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各家音乐APP之间的竞争可能会更像电影院线,排片量、上映时间可能会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还是要拼体验和服务。听众们的选择面会更宽一些,但总还是可能会有几部片子你家门口的那家电影院恰好不上映。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如果没有后续的新规出台,那么对听众而言,你常听的那款APP曲库很可能会“扩充了,但又没有完全扩充”。
文章插图
像大籽这类独立音乐人及热门歌曲未来会是音乐平台重点发展的资源赛道。
传统唱片公司下一步面临什么?
——倒逼提升曲库价值和新人培养
在此次处罚中,受到最大冲击的除了明面上的TME,其实还有一批暗中的“受罚者”。那就是手握丰厚版权库的传统唱片公司。在过去10年中,这一批唱片公司其实是各方版权争夺战中获益最大的一批人。一些公司因为熬到了这个时代,得以凭借手中宝贵的版权资源一举回血,弥补了他们在2000世代因为盗版和互联网音乐冲击而造成的损失。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