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他亲自谋划了一次针对刘邦的刺杀行动,为何刘邦还要称其为壮士?
宋代大文豪苏轼,曾在他的千古名篇《留候论》中,有过这么一段论述: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 。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 。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
什么意思呢?
就是说,苏学士认为:真正的豪杰并不是那种,一言不合就把刀相向的“汉子”,而是心怀高远、能够忍辱负重之人!
虽然青史君一直对苏大师的文学、词作,以及人品甚为敬佩,但是对于他的这一观点却不是那么认同!
文章图片
所以,有人却看不下去了!
这个人就是赵国的国相贯高、以及一名叫赵午的官员(酱油角色,可以忽略) 。
虽然当时的贯高已经年逾六十,但是脾气依然火爆 。他看到刘邦这样的侮辱、怠慢自己的国君,心里十分不爽,不仅鄙夷主子张敖的软蛋行为,而且还撺掇张敖杀了刘邦 。
十二月,上还,过赵 。赵王敖执子婿礼甚卑,上箕倨慢骂之 。赵相贯高、赵午等皆怒,曰:“吾王,孱王也!”乃说王曰:“天下豪桀并起,能者先立 。今王事帝甚恭,而帝无礼;请为王杀之!”
很明显,血气上涌的贯高想了一个馊主意(具体原因后面说) 。
而赵王张敖呢?
虽然有点仁弱,但是脑子还是很清楚;他知道贯高是个“二百五”,为了彻底断掉这个念头,张敖先是把自己的手指咬出血,以显示决心;然后说道:“丞相你这话说得大错特错!当年,我的父亲死了,然后我们张家失去了赵国的王位,后来全靠当今陛下,我们才能够重新夺回王位 。我现在的一切都是陛下给你的,希望您不要再说这样的话了!”
贯高愣住了!
他没想到,自己的国君原来这样的“忍辱负重”;不过张敖的仁厚,却更加激励了贯高等人要刺杀刘邦的决心!
为什么呢?
因为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主子越仁厚,就越显得刘邦不是东西 。必须弄死他,出了这口恶气!
张敖啮其指出血,曰:“君何言之误!先人亡国,赖帝得复,德流子孙;秋豪皆帝力也 。愿君无复出口!”
贯高、赵午等皆相谓曰:“乃吾等非也 。吾王长者,不倍德;且吾等义不辱 。今帝辱我王,故欲杀之,何洿王为!事成归王,事败独身坐耳!”
看到贯高的这些说辞之后,青史君简直要“怀疑人生”了:我们暂且不谈,九五之尊的保卫是如何完备,贯高他们能够成功刺杀刘邦的几率到底有多大?
退一步说,就算是刺杀成功了,那么整个天下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结局,不知道贯高他们有没有想过?
青史君就直说了吧!
结局有且只有一个:天下诸侯都会打着为刘邦报仇的名义,先灭了赵国,然后趁机做大!
这就是青史君说,贯高给张敖出了一个馊主意的根本原因:如果刺杀失败,那么不仅贯高等人要死,而且赵王张敖也肯定也会因为领导责任,而遭受牵连 。如果刺杀成功,那么赵国会成为众矢之的,贯高以及赵王张敖同样死无葬身之地!
正看反看,贯高的刺杀行动都是一次逞匹夫之勇的无脑行为!
文章图片
当然,由于这一次事起仓促,贯高等人并没有实施他们的刺杀计划 。
一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199年,刘邦再次率军出征,收拾韩王信的叛军残余 。
贯高等人得知这一消息后,就早早地安排好了杀手等待刘邦的到来 。
当刘邦走到赵国境内的地界时,便临时入驻到了贯高等人安排的驿馆 。
推荐阅读
- 阿里人|留给京东的时间不多了,刘强东正谋划复出之路?
- 步递|快递早在秦朝就有,刘邦也是快递小哥,看古人如何送货上门
- 刘邦集团|刘邦的麾下,杀狗的樊哙、吹丧的周勃等人,为何都能成为军事大才
- 汉文帝|刘恒到底是不是刘邦的儿子?专家:汉文帝和薄太后都非常清白
- 刘邦|刘邦本是一介农民如何能称帝?有理想就能成功?他又有什么过人之处?
- 刘邦|汉军基本达成了战略目的,那为何白登之围仍被视为刘邦的污点
- 刘邦|刘邦封的开国十八侯中 为何有老妇人获封鲁侯 排名在夏侯婴之前
- 薄姬|刘邦死后,吕雉整顿后宫,只有薄姬幸免于难,她到底做对了什么?
- 吕雉|刘邦死后,吕后在朝堂一手遮天,看看她背后的势力才知道原因
- 韩信|如果韩信听从下属的建议,自立为王,能否打败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