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媒体|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 二 )
文章插图
南京疫情期间出现的网络谣言也大多是以聊天截图形式在传播。图片来源:微博@荔枝新闻
这类场景中,截图可能是聊天群里面的“小道消息”,可能是医院、社区、家庭的求助,内容大多是牵动着个体和社会情绪的文本。
在这里,截图承载了更复杂的需求,可能是分享互助,记忆存储,瞬时宣泄,又或是其他利益驱动。在更广泛的传播事件中,截图内容的真实性、复杂性也成为了搅动舆论场的关键因素。
很多时候,聊天记录截图慢慢成为某件事情发生的佐证,而当事人放出的截图,则指向不同的走向。在江歌案中,刘鑫和江歌妈妈放出的截图,是同一事件两种完全不同的切片。在一些争议事件中,当事人以聊天记录截图作为“证据”而各执一词的现象也不少见。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江歌妈妈和刘鑫发布的聊天截图内容指向不同。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今年以来,聊天记录截图更是频频出现在以明星为当事人的纠纷事件中。在这类场景里,截图可以是事件发酵的源头,可以是吃瓜群众口中的“实锤”,也可以是网络狂欢讨论的素材。
到这里,截图则更多成为当事人爆料和为自己争取话语权的“证据”。而由于事件私人性和公共性的不同,其引发的舆论反响也各不相同。不过,当截图自证渐成习惯,矛盾很可能发生在公私界限的模糊地带。
二、聊天截图背后的传播图景1. 文本的图像化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介逐渐成为人体的延伸,每天借由这个小小的移动屏幕实现的云端交流,是不少人社交的主要部分。
在聊天框、私信界面、各类群聊中,文字是主要的表达形式,而聊天记录截图则是将交流的文本转化为图片,这种图像再进入新的传播空间,碰撞出新的效果。
一方面,相较于单纯的文字转述,截图还同时携带了聊天的“背景”,比如头像、备注、聊天背景、时间、说话习惯,让围观者更为了解文本之外的脉络,也更好的发挥对话截屏在很多时间中还原现场、唤起情感、证据证实的作用。[2]
另一方面,从发展脉络来看,图像作为传播符号出现在语言、文字之后,而这种相对更新的方式,也符合当下大众简单、有趣的观看需要。
当然,更符合当下阅读习惯的表现,也揭示了截图的碎片面向。一张或者多张的聊天截图,都只是完整对话的一部分,聊天截图也可以是碎片化网络空间中的一大片拼图。
2. 打破分野的自我呈现在微博看到的聊天截图,可能来自微博私信框,也可能来自微信、豆瓣、抖音等等其他的社交媒体聊天界面。
互联网中,平台间基本相互独立,大多时候需要我们经由链接,或是屏幕的界面切换,来穿梭不同的网络场景。从这个角度来看,聊天截图则带有一定“开放性”,像是外链的部分呈现,实现对社交场景分隔的打破。
【 社交媒体|私密的聊天截图,为何成了引爆大型吃瓜事件的标配?】在大多的日常分享中,这种打破指向的是分享主体自我呈现、塑造形象和社交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中,戈夫曼提出知名的前后台概念,前台是个人在表演时候使用的标准的表达型装备,后台则是被抑制的、可能有损印象的行动。[3]
通过对前后台的操作,人们进行着“印象管理”。在多数的主动聊天分享中,截图也是对自己形象的给予和包装,截取什么片段,体现的是对自我形象的掌控。而当分享有趣截图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人们参与其中,也是在以一种低成本的社交货币来参与云端社交。
推荐阅读
- 足球俱乐部|“扶持”潮水退去,自媒体创业人都在“裸泳”
- 广告|社交电商如何升级广告电商,打造一个消费省钱、免费消费、赚钱消费的一个平台。
- 棒球|苹果加码流媒体内容布局 与MLB进行转播权谈判
- 马寅|新媒体一站式服务商,广东大狼狗郑建鹏&言真夫妇专业团体
- qq|觅伊APP社交产品测评:得女性者得市场
- OPPO手机怎么设置私密保险箱-OPPO手机私密保险箱设置方法
- 华为手机音量键不好按了怎么办-华为音量键怎么不控制媒体音量了
- 融媒体|20000000000!21融媒体这份成绩单请查收
- koc|新媒体格局下的营销法则,重构品牌核心优势
- 特朗普获或将在2月21日 推出真相社交”App”替代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