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用产品思维拆解钉钉群头像小创意大体验( 二 )
三、钉钉让人拍腿叫好的方案
文章插图
1. 真心简单我们先看看左边的效果,应该一次就找到群,没问题吧,不用再次搜索了吧。
接着看右边的设置头像:点击样式纯色/边框 》输入简称 》选择颜色,轻轻松松 3 步就搞定,不用担心相册没有合适的照片,不用纠结到底哪个图给哪个群,好开心哦。
2. 价值评估咱是产品,咱要有「产品思维」,我们要有「产品闭环」,那这个小改动我们如何来评估它的价值呢?数据不会骗人,通过数据来验证呗。好,那数据指标是什么呢?
设置群头像人占比 = 设置过群头像人数 / 公司总人数
我们仔细推演推演,很多人设置了群头像,种种原因别人用不起来,比如说群简称取的很奇怪,还是通过搜索来找群呢,那设置了又有啥用了。
核心是,如何让用户快速找到群。原来我是通过搜索来找,现在群头像辨识度高,直接拖动鼠标点击一次。鼠标滑动我们技术层面是无法检测的,那我们怎么来抽取数据指标呢?
搜索进群占比减少:
搜索进群占比 = 先搜索再点击群进群人次 / 进群总人次 (进群不是被加入到一个群,是原来就在群里,想进去聊天)
那我们最后定下:设置群头像人占比是过程指标,搜索进群占比是结果指标。
四、微信场景是否适用1. 用户场景我们再来看看微信的群场景:
- 置顶的群:小朋友幼儿园群、家人群,就 2 个
- 保存在通讯录的群:同学群、朋友群
- 其它都叫做临时群
家人群,沟通频繁,比如晚上不回去吃饭了
【 拆解|用产品思维拆解钉钉群头像小创意大体验】保存在通讯录的群:群数量少,聊天非常低频、大概的群名能记住,也就意味着不常在聊天列表出现,只能通过搜索来找。
微信的特征和钉钉太不一样,钉钉一个会议十几个人,A 拉 B、B 拉 C,咱不能说找不到群了再创建个新群吧。而微信呢,群人数都比较少,找不到算了,再拉个新群就可以了。
2. 微信 VS 钉钉TO 编辑:帮忙把上面的空表格删除,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删除

文章插图
基于微信和钉钉群的特征迥异,在微信中做的价值远远要低于在钉钉中,但也不是不能做。
五、最后拆解完这个案例,总结下来有几点收获:
思维定式:有些场景下我们需要有跨越思维定式的习惯,让自己跨出去,不要被「条件反射」所圈住。
场景不同价值迥异:别人做了什么用户反馈非常好,你抄过去并不一定能收到同样的效果,一定要「结合场景,深度思考」。
体验好坏和功能大小不是线性关系:钉钉的群头像研发工作量估计是产品半天,前端后端各一天,小小的投入收益颇丰,ROI 简直爆表。
本文由 @四勾 4J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题图来自unsplash,基于CC0协议
推荐阅读
- 空中上网|中国电信推出空中上网产品
- 飞书|泡泡玛特与飞书签署协议,将使用飞书及飞书OKR办公
- 奥瑞金:预制菜系列产品研发及其包装业务已推出首批产品
- 手机银行|漫谈金融产品数据可视化
- 用户|淘宝将实现退货秒退款,每年至少要交88元,亚马逊直接退款不退货
- q4|名创优品发力线上业务,持续提升用户复购与黏性
- 产品|又一行业曝光,90%是假货,曾被央视“点名”,你还在购买吗?
- 智慧销售|国务院:加快优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运营,培育智慧销售、无人配送、智能制造、反向定制等新增长点
- 基地|永嘉县岩坦镇将打造浙南最大农产品电商基地!
- 隐私|小米应用商店移除32位包必传限制,开发者可自主决定上传APK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