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多少餐饮老板,被“数字化”搞糊涂了?( 二 )


三、餐饮数字化的三大误区数字化时代,门店、工厂、物品不是资产,用户、数据、人才、品牌才是企业的核心资产,创始人、企业家的重要职能不是赚钱,而是让企业的资产增值,这些值钱的资产才给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有资产,才有增长。
很多餐饮企业在数字化认知上存在三大误区,包括:
1.数字化就是数据化
其实,数据是数字化之后的结果,数据本身没有价值,能被有效加工运用的数据才有价值。
2.数字化就是SAAS
SAAS对绝大多数餐饮企业而言只是一个工具,从收银到KDS(厨显系统)、到会员管理、供应链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但这些数据大多数情况下也是静静地躺在角落里。还是那句话,没有被深度应用的数据毫无意义。
3.数字化就是私域流量
私域流量是近一年来最热门的词汇,各家餐饮企业在疫情的打击与教育下,越来越重视私域流量的运营。乍看一下,私域算是用户在线、员工在线、产品在线、管理在线的落地实践,但它依然仅仅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在线运营用户的一种手段,而非数字化的全部。
四、餐饮数字化转型,究竟转什么?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字化?或者说企业的数字化转型究竟转什么?
首先,数字化是企业赢在未来的战略布局。
数字化是一种思维,是企业第一战略,是一把手工程。
我们看到最近被资本青睐的餐饮品牌,他们要么属于数字化餐饮新物种(霸蛮、趣小面),要么就是融资后重金投入在数字化建设上(五爷拌面)。
数字化既可以让产品标准化晋级,也让总部24小时全天候赋能门店真正成为可能。从产品标准化、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服务规范、用户运营、营销活动,一切有数可查、有据可依,且可以实时动态掌控。而没有实现数字化运营的企业,总部与门店必然脱节,反馈的时效往往以周、月来计算。
数字化运营重在流程与过程,而传统的运营重在知道结果。数字化运营的管理颗粒度、反馈速度、迭代速度是传统运营方式效率的数倍和数百倍不等,从来一方面带来用户体验的大幅提升和内部漏洞的快速发现与及时补救。
如果一个数字化餐饮企业像电商品牌的运营那样,可以以小时这样的精确度来发现流量、数据发生的变化,从而动态地调整广告、产品结构与定价策略、营销策略,消费者的任何正向和负向反馈都可以迅速被运营者感知,这对企业的运营和用户的体验将带来质的飞跃。
这一点,我相信那些纯外卖的品牌或者外卖占比高的企业最有感触,本质上外卖就是餐饮的数字化,只是平台制定的规则往往导致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平台依靠流量规则、提成规则的不断变化也给企业带来不确定性,让很多企业心有余悸。
数字化是企业的主权,你没有数字化,就被平台数字化。
数字化是重塑企业的文化内核。
透明、开放是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文化内核,张一鸣的字节跳动,就是凭借这样的文化,吸引了大量的一流人才,持续创造出一流的产品。字节跳动的“飞书”就是字节跳动数字化组织协作软件,透过飞书,让组织更透明开放;才能诞生和并购重组一系列的王牌产品。
【 数字化|多少餐饮老板,被“数字化”搞糊涂了?】数字化是企业自下而上的组织变革。
都说让听得到炮火的前线士兵做决定,但是如果没有数字化企业协作系统,没有组织授权,没有深度的数字化,前台和后台信息不通畅、数据不打通,总部生怕失控,哪敢授权,前台也缺乏总部的数据指导,全靠每一个人的随机应变,一切都将成为空话。
数字化既是用户评价倒逼内部运营管理的最佳手段(参考大众点评的差评好评体系,在此不讨论美团点评的公平性和公正性),数字化用户点评是企业数字化运营的惊天一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