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等功臣|重庆街头一老人常年拉尸,行为引他人嘲讽,却不知他竟是特等功臣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重庆市江津县响应国家发展火葬的号召,修建了全县第一座火葬场 。火葬场建成后,一名看起来50多岁的老人主动承担了接尸、运尸、敛容、火化的任务 。
当时江津县医院距离火葬场有4里路,灵车不是什么人都能用得起的,这个老人家就拉着一辆板车前往县医院,将尸体装车后徒步拉到火葬场火化 。
在当时,民间仍然残存着一些封建迷信,一些人对这位拉尸体的老人的行为很是看不起,远远地见他来了,都要往地上吐口吐沫,说一声:“晦气!”
文章图片
跨过鸭绿江
身为班长,谭秉云自知身上责任深重 。行军途中有的战士病了,他就背着对方前进,有的战士因劳累过度走不动道了,他就主动帮着对方扛枪 。
就这样,谭秉云硬生生的在全班无一人掉队、无一人伤亡的情况下,带领全班战士准时准点的到达了指定地点,并因此荣获三等功 。
在惨烈的新兴里战斗中,谭秉云在天上飞机封锁,地上补给断绝的情况下,和战友们靠着捡敌人的空罐头盒煮树叶充饥,数次打退敌人进攻,再次荣立三等功 。
文章图片
志愿军战士
“哈罗哈罗”
1951年4月第5次战役打响之后,我军对敌军发动了猛烈攻势,经过一个多月的激烈作战,我军战士均已较为疲惫,粮草也已耗尽,因此开始为撤退做准备 。
也就在此时,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发现了我军前突太猛,战线过长的破绽,当即从美军第2师中抽调了一支重坦克部队,命其穿过加里山东麓的390高地西山脚一带,前往北汉江九万里渡口,以图和在前一天偷越我军防线的摩托化部队会合,共同切断北汉江以南志愿军的转移道路 。
一旦让敌军得逞,北汉江以南的大批志愿军部队、机关、后勤都有被敌人包饺子的危险,这也是“联合国军”总司令李奇微制定的“闪击战”计划中重要的一环 。
文章图片
李奇微
志愿军总部也察觉到了隐藏在黑暗中的危险,当即命令部队火速北撤,问题是敌人对我军咬得很紧,派遣了多架飞机对我军进行狂轰滥炸 。
当时北汉江上的桥全没了,我军人多舟少,战士们只得就地砍伐树木,用绳子连成长索横亘江中,会水的战士从江上游过去,不会水的战士只能抱着原木慢慢“爬”过去 。
靠这种方法过江,无疑会消耗大量的时间 。因此,上级当即令谭秉云所在的部队前往金化东南40里处,麟蹄至自隐里公路旁的390高地狙击敌军,不惜一切代价为大部队转移争取时间 。
扼守公路,反击坦克的任务,被7连指导员梁忠仁交给了谭秉云所在的4班 。
谭秉云知道,靠着自己这个班的这么点人,想要扼守公路无异于痴人说梦,想要阻击敌人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将敌人的坦克炸毁,把公路堵住 。
为此,谭秉云将尖刀班的战士们分成了3组,他和一名叫做毛和的战士负责执行最为艰巨的爆破坦克任务 。
5月24日傍晚,残阳如血 。将剩下的战士安置在山腰上战壕内后,谭秉云和毛和悄无声息地来到390高地下面的公路上,仔细地观察了一遍环境后,谭秉云决定将散兵坑挖在一边是河流一边是高山岩石的一处狭窄公路旁,只要能打毁一辆坦克,后面的坦克就只能干瞪眼了 。
散兵坑挖好后,谭秉云和毛和躲入坑中,全神贯注的注视着公路的尽头 。
推荐阅读
- 检查|重庆江北区市场监管局约谈美团、饿了么:自身检查机制不完善
- 出行服务|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将落地重庆永川
- 杨杰|重庆煜澍丰杨杰:企业文化形成都需要哪些因素
- 重庆时报|他名校毕业才华横溢,曾跟马云同桌进餐,如今却靠捡破烂为生
- 煜澍丰|重庆煜澍丰杨杰:企业的精进发展与多方元素均有关联
- 圭亚那|让更多重庆企业走进拉美更多拉美企业走进重庆
- 猪八戒网于重庆成立新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
- 消费品|从“双11”透视重庆消费品工业之变
- 金科股份|双十一电商节 重庆金科玩起跨界营销
- 谣言|重庆:“同行密接人员自查小程序输入密码被骗”系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