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猫|京东:被迫“二选一”的品牌回来了,良性竞争得人心
“二选一”在电商平台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备受关注和争议的话题。这种行为所针对的是入驻电商平台的商家,在商家入驻前要求其履行“二选一”的要求。简单理解,就是当一个商家选择入驻这个电商平台,则不能再入驻另外的电商平台,这也促使很多商家被迫无奈地退出原有的平台,或者只能停留在原有平台之上。
文章插图
近日,京东发布了财务公布,会议上京东零售集团的徐磊表示:今年已经有一些被迫“二选一”的品牌陆续回归京东。这对于各大商家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和趋势。那么“二选一”这种行为为何会存在这么久?商家们的呼声和愿望又为何现在才得以实现?一、“二选一”的博弈在2012年的时候,就有新闻报道出天猫以“双十一”促销的资格来迫使商家退出京东的促销活动。天猫表示如果凡是参加了京东的“沙漠风暴”促销,就没有在天猫参与“双十一”促销的资格。如此一来,一下子让许多商家陷入了两难的选择困境。
文章插图
由于当时这一消息公布得太过突然,而且当时天猫的流量正值巨大的时期,许多商家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还是选择了天猫。有商家坦言道:当时的天猫流量巨大,尤其是天猫“双十一”活动当天,店铺的成交金额就达到了几十万元,这跟京东的促销活动带来的收益无法媲美。其实在当时京东正准备618的活动的时候,天猫对商家已经发出过许多的“谈话”。于是商家们不得不纷纷站队到天猫这一边,接着京东商城的许多促销活动中,就明显少了许多商家的加入。而京东这边也发声抗议天猫的这种对商家进行“绑架”的行为。但随后不久,天猫的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天猫商城从来没有强势“绑架”和“逼迫”商家接受这个选择,决定权一直都在商家的手上。至于商家选择哪一个平台,他们有自己选择的权利。
文章插图
天猫的总裁也向商家们表示,选择“双十一”并不是百分百能保证一定会收到斐然盈利,关键之处在于消费者的综合体验。即使短时间内得到了许多订单,但是消费者的体验不好,那么商家将会面临可能被大量投诉的情况,而这一点也是商家应该关注的重点。虽然天猫这边所说的观点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它自身开启了这一竞争模式,那么对手也必定会争相仿效。果不其然,面对天猫的“霸道”行为,京东也开始有了对策。在2017年的相关报道中显示,京东也对商家实行了“霸权”。京东在没有经过和商家沟通的情况下,锁定了系统后台,强迫品牌商家参与商城的年中大促的活动。除此之外,京东还要求家电类商家要时刻留意友商预售的产品,防止他们打价格战。但是京东的这一系列的“霸权”行为却起了反作用。许多商家纷纷发出抗议,甚至要求退出京东。
文章插图
二、反垄断的监管一些电商平台实行“二选一”后,让市场引发了许多不良的竞争方式,而这些恶果也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不久后,新华社的官方账号就发出了阿里巴巴被相关部门调查的消息,原因是其“二选一”的做法涉嫌垄断行为。“二选一”看似是一种合乎情理的商业操作,实际上就是一种不正当的竞争方式。它本质上的目的就是排挤对手,占据市场。虽然相关的法律也曾经对这种行为明确表示罚款,但是罚款的上限只有200万元人民币,而这一数目对于大型的电商平台来讲,只是区区一笔小钱,交过罚款之后还将会继续重演。
推荐阅读
- 美股|热门中概股美股盘前多数下跌,拼多多、京东等跌超2%
- 以旧换新|从创新产品到升级服务 京东电器年货节以“后背”担当谱写守护篇章
- 渠道|发力折叠屏 进军全渠道 京东与三星强化2022年战略合作
- 京东|京东:与三星签署2022年战略合作协议
- 天猫|电商行业怎么了?大批商家退出淘宝,4个原因很现实
- 指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1%,京东、B站跌超3%
- 银行信用卡|京东白条升级为“白条卡”只是“业务落地”?背后的业务逻辑究竟是什么?
- 年货节|京东拼多多忙撒钱、阿里拼售后,电商巨头“春节大战”硝烟渐浓
- 京东|年终奖怎么用?来京东升级生产力工具呗~
- 恒生科技|恒生科技指数涨幅扩大至5%,京东集团涨超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