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x|“全真”与“科幻”,巨头们进军元宇宙的底层逻辑( 二 )
在注意力时代,以三四年为研发周期的游戏已经不符合当今时代潮流,迎合风口的快餐游戏成为了游戏厂商的主要研发重心。但换汤不换药的快餐游戏在玩法上创新有限,用户体验大幅度下降,最终导致用户注意力转移。
因此,腾讯以及其他游戏厂商都急需做出改变,开放型的去中心化游戏自然成为了取代核心玩法型游戏的最好选择。
虚幻引擎技术上,腾讯投资了Epic Games持股48%,AR上腾讯持股Snap12%股权,社交和支付上腾讯除了自身业务外也投资了大量相关企业,把去中心化游戏类型与VR以及腾讯的相关业务结合起来,就成为了外界眼中所谓的元宇宙。
腾讯研究院曾在《Metaverse:互联网的未来是虚拟时空》中表示,《堡垒之夜》和Roblox代表了元宇宙发展的两种路径。
有意思的是的,腾讯投资Epic Games的时间在2012年,看重的是Epic Games自研游戏、游戏平台和游戏引擎三块业务。《堡垒之夜》的出现是Epic Games在2017年的跟风之作,看到《绝地求生》在PC端大火后才紧急把PVE版的《堡垒之夜:拯救世界》改版为PC版,所以谈不上元宇宙布局。
而腾讯与Roblox最先合作的目的是通过教育通道将Roblox带到中国,并在2020年Roblox的G轮融资中投了1.5亿美元。Roblox次年上市时接受了华尔街大佬的建议,用元宇宙包装自己。
对腾讯而言,或许并不是在追捧元宇宙或者全真互联网,而是其业务形态共性指向了这个大众更容易接受的新概念。因此腾讯也乐得于对元宇宙推波助澜,那怕只是默认,无论其业务最终是否要串联成一个元宇宙,全行业甚至多行业的共同推动对腾讯有利无害。
和腾讯主动推动元宇宙不同,字节跳动更像是被绑上了“元宇宙”的战车。投资代码乾坤被认为布局“虚拟世界”,收购Pico则是在搭建元宇宙现实与虚拟之间的桥梁。
然而抛弃元宇宙概念,字节跳动的这两次投资并没有任何出奇之处。
信息流和短视频带动的广告收益已经临近天花板,把游戏这个印钞机纳入业务扩展范畴不仅能创造大量营收,也可以扩充内容实现流量的再分发。从2018年开始,字节跳动就已经展现出入局游戏的野心,入股代码乾坤自然理所应当。
收购Pico入局VR也在情理之中,无论是短视频的发展还是全新的广告形式,都绕不开VR的技术支持。
除此之外,收购Pico也可以让字节跳动科技公司的标签实至名归,符合科技强国的互联网新环境要求。
国内互联网企业能够从零到一,离不开科技进步的底层技术支持。互联网企业通过科技进步的红利发展壮大后,反哺技术研发才能长盛不衰,否则一旦当前阶段的技术红利耗尽,没有新技术的支持,就意味着受制于人。
国内互联网巨头们在底层技术的研发上投入不足,过于沉迷应用创新挖掘上一时期的科技红利,畸形的发展逻辑并不适用于当下的互联网大环境。
字节跳动当下最大的科技属性体现在“智能分发”,仍未跳脱上一时代底层技术范畴,作为国内最大的科技巨头之一,字节跳动需要Pico的新科技添补自身的空缺。
综上可见,Facebook、腾讯以及字节跳动,其所谓的进军元宇宙都是自身业务导向以及体量需求的结果,而非为了元宇宙这一新概念而投资元宇宙。那些试图在元宇宙浪潮下分一杯羹的玩家,或许应该认真反思一下,自身业务是否需要云宇宙的概念加持。被虚拟的概念被动裹挟和主动出击,这两者之间存在本质上的差别。
而且元宇宙似乎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完美,腾讯CEO马化腾虽然在《三观》表示“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但马化腾也表示,这是一个量变引发质变的过程。
推荐阅读
- 阿里巴巴|马云“接班人”是啥来头第一天上任,阿里巴巴损失517亿!
- 电商|俞敏洪或要“转型”?在电商平台做起直播带货,是有何打算?
- 亚马逊|告别“好评返现”,商家侧的“晒单有礼”还有意义吗
- 上门|快递上门的“蜀道难”
- 低俗词汇|B站发布“低俗词汇谐音梗”治理公告,多次违规将被封号
- 工地|“小马云”已不火,如今“工地马云”火了,网友:确定不是本人?
- 景气度|2022,七“贱”下天山
- 劳动者|这些工作将实行“职称制”!官方发通知,新的“香饽饽”行业来了
- 网易养不起“考拉”,阿里拼多多急剁手,网友丁磊全职养猪
- 阿里巴巴|曾是阿里高管,遭马云“忽视”创办410亿公司,却进腾讯口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