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戏说中国互联网5大巨头( 二 )


不过,曾因创始人与企业捆绑过密,2018年,京东曾出现巨大的动荡。而刘强东早些年,也曾错失过移动支付的风口,错失了巨大机会。
种种因素左右下,让本应更强大的京东,在2019年前,表现失常,让人直叹可惜——这就像学生时代里,那些平时学习非常踏实,小测验中也能名列前茅的同学,一到重大考试中,却发挥失常。
不过,正如巴菲特所言:“市场短期是投票机,长期是称重机。”
如今,在经历过数次波动和洗礼,京东迎来了新生,也彰显出真正的实力。
历经多年沉淀,靠着电器线上零售起家的京东,其售卖的电子产品,早已成为一大批发烧友眼中,靠谱的代名词。
另一方面,京东拉动的社会整体就业规模,非常可观——其坐拥超37万名员工,已经成为互联网企业中,员工数量数一数二的企业。
其中,20多万员工,是京东一线快递员。透过这群人,我们可以解读出京东的很多东西。
比如,京东十多年仓储建设,花费了大量的资金,让京东绝大多数时间里,都处于亏损状态。先前,曾流行一个词:战略性亏损。直白些说: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
不过,互联网圈子里,真正将这件事做成的,还得看刘强东带领的京东。从仓储物流项目中,京东以一种最为朴素、直接的做法,用一道商业的加减法,历经十几年,终于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如今, 京东物流有超过1000个仓库,仓储面积达到2100万平方米,覆盖乡村超55万个,让很多偏远地区也享受到城市物流的速度。
次日达、当日达、甚至小时达——对比十年前,动辄一周的物流运送等待,这曾像神话的配送模式,经由京东的手,终于成真。
【 阿里巴巴|戏说中国互联网5大巨头】踏实、靠谱、长期主义,成为了京东的注脚。在供应链领域,近期与京东深度融合的大型实体制造企业,已经超过1000家。正如人民日报近来所赞:京东,正成为“新兴实体经济”的代表。
然而,由于强势创始人:刘强东的存在,京东也曾错失过一些机会,也陷入过很大的被动——早些年,京东快递小哥上门送货时,曾人手一台POS机,已经有了移动支付的雏形。然而,没能抓住这一次机会,也让刘强东在之后的多次公开场合,懊恼不已。
重大战略机会的错失,让彼时京东,丢掉了与腾讯阿里三足鼎立的机会。而后,那一场大风暴降临于2018。
不过,“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将这句话反过来理解:如果没有先前的动荡,淬火洗礼,也不会有现在生机勃勃的京东。
腾讯流量之王、社交之王、游戏之王、内部跑马、无处不在、无所不投、福利众多、科技向善——如果说,小马哥是低调的极致,腾讯本迅,存在感那是相当爆棚。
光凭微信和QQ这两个全民级应用,腾讯就能与超10亿国人谈笑风生。而在微信中,任意打开简单一个窗口,就能挖出上百亿,乃至上千亿的市场。
社交之王,腾讯绝非浪得虚名。
从社交起家,以流量破局,靠游戏盈利,如今,腾讯投资面极广,外加关键的微信支付支撑,形成资金闭环——如果说,阿里是一家营销制胜的企业,那么,腾讯则更像一个产品发家的公司。
虽然,两者发展至今,多少有些殊途同归的味道。
说到产品,也成为腾讯最受争议的地方,时常被大众指责不纯粹,马太效应太明显。先前,一些尖锐的批评声中,直接指出:“任何中小团队创业到最后,要不就是被腾讯收购,要不就是被腾讯打倒!”
这样的顾虑其实有迹可循。一篇文章曾指出:“腾讯加阿里的投资资产,相加已超10万亿。”如此规模,实在夸张。试想一下:中国GDP单纯超万亿的省市,那都算中上游水平,而10万亿,这又是什么水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