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突厥|玄武门之变后,突厥是怎么被李世民干掉的

一场玄武门之变,了结了兄弟间的恩怨,也结束了李渊的政治生命 。
东突厥|玄武门之变后,突厥是怎么被李世民干掉的
文章图片

望着巍峨的长安城,颉利兴奋莫名 。不过他还算清醒,知道突厥骑兵不善攻城,故而派遣亲信执失思力面见李世民 。
会见过程中,执失思力吹牛说,我家可汗在渭水北岸陈兵百万,打算与陛下一起狩猎 。
李世民大怒,当场下令要将他斩首 。宰相萧瑀、封德彝以两军交战不斩来使为由,劝皇上放他回去 。
李世民余怒未消,把他软禁在了皇宫 。
冷静下来以后,李世民开始认真思考是战是和 。
如果要战,倒不是打不过 。长安城外就有三万禁军,这是唐军精锐 。加上关中地区十三万左右的府兵,打败十万突厥骑兵并非难事 。
然而,玄武门之变过去不久,军中反对势力没有完全清除干净,要是有人作乱,肯定会削弱军队战斗力,这样就不可能一战消灭突厥 。
最好是和谈,大唐能休养生息,待实力强了再进行反击 。
二、渭桥之耻
“颉利,你这个背信弃义的小人!”李世民骑着马,在高士廉等人陪伴下,来到了渭水便桥南岸 。
就在颉利懵逼时,对岸出现了数万唐军,颉利身边的人没见过天子的威仪,更没见过如此严整的军容,纷纷下马跪拜 。
东突厥|玄武门之变后,突厥是怎么被李世民干掉的
文章图片

李世民没有下令进攻,而是让大军稍微后撤,自己和颉利“聊聊” 。
颉利已经知道使者被扣押,唐军也是有备而来,所以心情忐忑地来到桥上 。
在桥上,两国领导人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交谈,对共同关切的问题以坦诚的态度交换了意见,表示双方会尽一切可能防止战略误判 。
之后,双方“刑白马设盟”,唐朝方面又许诺给予大量金帛,颉利担心被唐军堵住归路,这才引兵而去 。
渭桥之盟,靠着机智和沉着,李世民化解了一场危机 。
但突厥的威胁没有彻底解除 。为报仇雪恨,在突厥骑兵撤走以后,李世民从禁军中选出数百精锐,每天陪自己骑马、射箭 。
不但自己习武,他还要求士兵加强军事训练,对箭术高明的,会予以弓、刀、布帛之类奖励 。为了增加兵员,加强京师防御力量,他想尽办法扩大府兵队伍 。
为了鼓励当兵,李世民对立下功勋的军士,无论亲属远近,地位高低,都不吝封赏 。
比如,奴隶出身的马三宝、樊兴、钱九陇都因为立下战功,跻身军功地主行列 。
功名只在马上取成为当时的普遍共识,这也是唐朝前期军队战斗力强大的重要原因 。
三、李靖袭定襄
过了三年厉兵秣马的日子,唐军的战斗力有了进一步提升,唐军先是收拾了依附突厥苑君璋,接着灭掉了突厥附庸梁师都 。
而此时的东突厥,正在由盛转衰 。
回到草原之后,颉利可汗与侄儿突利的矛盾更加激化 。被征服的薛延陀、回纥、铁勒等部族也与之貌合神离 。
李世民当然没闲着,他巧妙地施以外交手段,将契丹、薛延陀拉进唐朝阵营,让突利投靠唐朝,约定里应外合对付颉利 。
这年冬天,肆虐的大雪,夺走了草原上无数牧民和牲畜的性命 。颉利非但没有抚恤,反而横征暴敛 。几个部落不堪忍受,转而投靠大唐 。
贞观三年冬,李世民调集10万大军,以李靖为主帅,对突厥进行灭国之战 。
一般来说,中原骑兵攻打游牧民族通常会选择春天 。
因为此时牧民的战马大多马瘦毛长,奔跑速度严重下降 。反观中原这边,经过一冬休息,正好马肥人壮,适合出去砍杀 。
东突厥|玄武门之变后,突厥是怎么被李世民干掉的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