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臣秀吉|短史记|丰臣秀吉当年,为何会生出征服北京的想法?
文章图片
由于朝鲜水军和明朝援军的奋勇抵抗,秀吉的超大规模军团虽然占领了大部分朝鲜的国土,但在军事上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1593年7月,中日双方开始议和;秀吉提出的主要条款包括迎娶明朝皇女为天皇后妃、将朝鲜半岛南部的四道(大约半岛的一半)割让给日本、朝鲜国王永世臣服日本等 。这些当然是妄想, 自然遭到了明朝中国的拒绝 。经过反复的外交谈判之后,明神宗派遣册封特使于1596年(万历二十四年)9月进入大阪城,向秀吉赠送服饰、王冠、金印、诰命等,册封其为“日本国王”,同时加封日本重臣四十名 。
【丰臣秀吉|短史记|丰臣秀吉当年,为何会生出征服北京的想法?】由于入主中原是秀吉的宿志,受封“日本国王”并未让他获得实利,他当然不肯善罢甘休 。1597年,秀吉重新组织总数超过十四万人的大军,再次发动侵略战争,日军与中朝联军的战况呈现出胶着的状况 。第二年8月,秀吉突然撒手人寰 。他的接替者不得不将军队全部撤回日本国内 。这场实际持续了七年的战争正式结束 。
关于丰臣秀吉图谋北京,后世的很多历史叙事到这里也就结束了 。但我们有必要更进一步,透过这些历史表象去观察更深层面的东西 。
从世界秩序的视角来看,战争引发了一系列重大后果 。明王朝为维护东亚朝贡—册封体制,出兵援朝,结果造成了沉重的财政负担,引发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不到半个世纪,王朝就在内忧外患中走向了灭亡 。这一时期正是世界格局发生巨变的时期,东西两种文明开始发生碰撞和交流 。在晚明时期,中国的知识分子与同时代的欧洲知识分子已经有了很多的联系 。比如,大名鼎鼎的基督教传教士利玛窦(1552—1610)就和明朝的著名学者、政治家徐光启(1562—1633)、李之藻(1564—1630)、杨廷筠(1557—1627)有紧密的交往,这三人最终也都皈依了基督教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中国的士大夫们接触到了开普勒、伽利略等当时欧洲著名科学家的学说和理论 。很遗憾的是,这个向世界开放的过程因各种原因而走向了没落,其中之一无疑就是明朝的覆灭 。
与此相对,日本出兵朝鲜,挑战中华王朝,试图建立以自身为中心的朝贡—册封体制,这一历史经验进一步强化了日本对朝鲜半岛及大陆绵延不绝的欲望 。事实上,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迅速制定了侵略朝鲜和大陆的政策,可以说就是丰臣秀吉征服中国计划的翻版 。这是一个如此忠实的翻版,以至于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偶然,而应认为其中有着一以贯之的逻辑 。重要的是,当两种同型的欲望相遇时,动用硬实力的战争就无法避免了 。
因此,秀吉图谋北京这件事与其说是他个人的妄想,不如说是日本国家欲望与民族精神的呈现 。日本从古代时就形成了和中华帝国同型的“大国”意识,也就是日本版的天下意识 。到了战国时代,秀吉借助武力统一日本的东风,试图一举实现成为大国的夙愿 。正因如此,江户时代的儒者赖山阳(1780—1832)在其著作《日本外史》中对秀吉赞誉有加:“使太阁生于女真、靺鞨间,而假之以年,则乌知覆朱明之国者不待觉罗氏哉!盖其为人,酷肖秦皇、汉武,而雄才大略远出其右 。”顺便一提的是,1829年刊行的这部《日本外史》在明治维新前后大为流行,正是这些说法与国家欲望发生共鸣的一种表象 。
在秀吉的侵朝军中,日本的“神国意识”也在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比如,在日军取得“临津江之战”的胜利后,当时的战记《高丽日记》就将历史上神功皇后“三韩征伐”的故事——实质是神功皇后动员诸神讨伐朝鲜的传说——与战场记录重叠在一起 。事实上,在出征朝鲜之前,“日本是神国”这一观念就在当时的武士、从军僧侣当中广为流传,成为侵略朝鲜的一种意识形态 。
推荐阅读
- 短视频|短视频做游戏,难逃"裁员潮"?
- mspoweruser|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三星手机|微软 SMS Organizer 短信应用更新:修复三星手机 Bug
- 容错率|短视频单列和双列,谁的内容容错率更高?
- 广电总局|广电总局:去年10月以来清理违规账号38.39万个,违规短视频节目102.4万条
- 小米手机怎么拦截短信-小米手机拦截短信方法
- 临沂市人民政府|星播临沂抖音生态大会 如何抓住短视频带货红利?
- 不刷短视频的人,存在吗?
- 湖南卫视|淘特"直"入县域,靠短链打拼
- 成人|电商给出一组数据,成人用品短期销量暴增,东北女孩可能更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