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向前|72年老部下去探望徐向前,闲聊时徐帅说:希望小岩能回学校上学


徐向前|72年老部下去探望徐向前,闲聊时徐帅说:希望小岩能回学校上学
文章图片

图|徐向前戎装照
徐小岩出身时,徐向前已经46岁了,老来得子的徐向前,对这个孩子十分喜爱,甚至怜惜的喊住孩子的小脚丫 。
对徐小岩的教育,徐向前倾注了相当的心血 。
徐小岩从记事开始,就被父母亲送到了位于北京西山的八一小学读书,因为离家比较远,徐小岩很小的时候就过上了寄宿学校的生活 。
八一学校是干部子弟小学,当时在校学习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干部家庭,徐小岩印象最深的就是每逢周末,校门外面就会又大大小小的车辆来接孩子放学,孩子们兴奋的奔向来接自己的汽车,十分欢闹 。
在学校的时候,小孩儿们也时常聚集起来谈论,互相攀比谁的父母官更大,只是每次问徐小岩的时候,徐小岩总是十分茫然,因为在家里的时候,大家都不会主动提到自己担任什么官职,每当有工作人员到家里的时候,也都是称呼“首长” 。
年幼的徐小岩实在不明白,这个“首长”究竟是多大的官职?
徐向前|72年老部下去探望徐向前,闲聊时徐帅说:希望小岩能回学校上学
文章图片

图|前排为聂荣臻、徐向前
没过多长时间,八一小学外面的汽车少了不少,再也没有那种车水马龙的拥挤场面,后来徐小岩才知道,是自己的父亲以及一些老一辈儿的人向上反应了这个问题 。
徐向前等一些老一辈儿的将帅都认为,“八一小学”这个在战火中建立起来的学校,应该充分发扬战争年代艰苦朴素的光荣传统,要避免学生成为“八旗子弟”,使他们成长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要知道当时的北京交通,还不像是现在这样四通八达,大多数学生的家,距离学校还是有着相当的距离,别人不用多说,徐小岩自己离家就很远,如果步行的话,每天要走一个小时 。
家里每次都会给他3毛钱,用来坐公交,这个3毛钱也是精打细算算出来的,徐小岩每次去学校,中间要倒两趟公交车,算下来车费2毛5,还能剩下5分钱 。
徐小岩对此印象十分深刻:
“每次家里会给我3毛钱,但因为嘴馋,有时候在放学路上,我经常把车费拿去买了吃的,于是只能步行回家 。”
有一次,徐小岩是步行回到家的,当时天色已经很晚了,徐向前在家里焦急的等着,一见儿子回来了,赶紧问怎么回事儿,徐小岩告诉父亲,因为肚子太饿,所以把钱用来买吃的了 。
徐向前得知情况后,并没有责怪儿子,却也没有改变自己的规定,每次还是照常给3毛钱车费 。
虽然他体谅儿子因为肚子饿花掉了路费,却也绝不在原则问题上让步 。
徐向前|72年老部下去探望徐向前,闲聊时徐帅说:希望小岩能回学校上学
文章图片

图|徐向前
徐向前在家时,就和寻常百姓家里的老人没什么区别 。孩子的衣服破了、扣子掉了,徐向前都是亲自动手缝补,能不换新的就不换新的 。徐向前自己就有一个跟随自己征战多年的“百宝箱”,里面装着锤子、改锥这样的一类工具,每逢家里有什么东西坏掉了,徐向前就自己拿出来修修补补,还能用很多年 。
徐向前对待生活的态度,也极大的影响了徐小岩 。
徐小岩记得很清楚,有一年上初二的时候,和父亲在北戴河时,胡耀邦等几个老部下来看望,徐向前请大伙吃了一顿饭,吃的是什么呢?
“吃的是一大锅盒子饭,主要是稀饭,再放一点面条、大块土豆、豆角和一些肉乱炖 。大家就穿着背心吃开了 。这样吃饭不是挺好吗?”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徐小岩受父亲的影响,上学时期就对科技有浓厚的兴趣,虽然父亲不允许自己的子女贪图安逸,却肯在这方面投入,徐向前购买的科普书籍,就是徐小岩获取知识的来源之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