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煮|辞去百万年薪,80后女生靠做菜把公司做上市了,估值近30亿港元( 二 )


与此同时,朱嘉盈也看到了美食自媒体的局限性,开始尝试向美食平台转型,开展线上线下内容变现的商业模式。在内容方面,日日煮团队尝试打造账号矩阵,孵化内容。日日煮在签约KOL的同时,还同袁娅维、张亮等明星进行合作,共同打造视频内容。
日日煮|辞去百万年薪,80后女生靠做菜把公司做上市了,估值近30亿港元
文章插图
在电商创业的热潮中,日日煮也没有掉队。2016年,日日煮上线了的电商业务小煮商城,商品涵盖果蔬生鲜、优选美食、饮料冲调、品质餐厨、美妆个护、家居日用等。
2017年前后,体验经济崛起,线上流量消耗殆尽之后,许多知名美食IP开始在线下开店,类似于日食记等网红IP。日日煮也先后在上海、广州、武汉开设3家线下美食生活体验馆,开设美食课程。
但对于线下业务模式来说,门店房租、水电、人员等运营成本高昂,由于门店空间有限,单次接待客户数量也有限制。日日煮虽然前期积累了一定数量的粉丝基数,但将其转化为线下流量并且让消费者买单增加营收,是摆在日日煮面前的一道难关。
“回顾这么多年的创业经历,我们也上过很多课。”朱嘉盈说,“但也没有什么遗憾的地方。”日日煮的几乎每一次的变化都赶上了“趋势”——内容创业潮、美食KOL潮、体验经济兴起等,它都在积极拥抱变化,顺应潮流。
All in 快速烹饪
日日煮转战消费品
在日日煮不断变化,狂奔的路上,也斩获了不少资本的青睐。截至目前,日日煮已经获得了至少7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阿里巴巴、合一资本、MFund魔量基金、恒基地产、戈壁创投、500Startups、Talis Capital、Ironfire Ventures、璞瑞基金等。
【 日日煮|辞去百万年薪,80后女生靠做菜把公司做上市了,估值近30亿港元】
如今,日日煮正在加码产品和渠道,向着消费品公司加速转型中。2019年,朱嘉盈团队发现,日日煮平台的流量正在被抖音、快手等综合内容平台瓜分,不能只做垂直内容,于是她决定转变公司的策略定位——做一个以内容的驱动DTC(直接面对消费者)消费品公司。“把日日煮的内容变成是品牌推广和输出的一个核心,沉淀出一系列产品,以商品的形式融入到粉丝和消费者的生活中去。”
通过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日日煮团队尝试过几种产品研发,最终锁定了RTH(速食)、RTC(快速烹饪)、植物肉三大领域。半成品料理菜、自热火锅等速食产品近几年一直是年轻消费群体中的热门品类,疫情之下的宅经济更催生了这一切。
朱嘉盈认为,RTH是一个成熟市场,大概有400亿的体量。而日日煮有能力为RTH产品优化,加入更健康的元素。据了解,日日煮相继推出了自热小火锅系列、豪华捞饭系列、城市捞饭系列和植物肉捞饭系列。
经过RTH产品的引流,日日煮花费了更多的精力在RTC,就是常温快手菜领域。“目前RTC领域还没有形成品牌意识,相对来说是一个蓝海。RTC满足了年轻人在家自己做饭的需求,又解决了做饭麻烦的问题。”朱嘉盈非常看好RTC的未来,并表示日日煮想成为RTC快手菜领域的第一名。
目前在快手菜领域,日日煮已经推出了城市菜肴、名厨功夫菜等系列,全品类累计开发SKU 超100种,目前已上线抖音、快手、天猫、京东等平台。
日日煮|辞去百万年薪,80后女生靠做菜把公司做上市了,估值近30亿港元
文章插图
而植物肉也是日日煮未来发展的重头戏。据介绍,日日煮的供应商“必斐艾”旗下有植物肉品牌“植爱生活”,将与日日煮联手推出健康方便的植物肉食品。朱嘉盈表示,日日煮的投资会聚焦于食物科技领域,双方能够通过资源的共建形成合力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