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甲午速射炮五:李鸿章先定再买大造炮台,还买了大批陆军火炮
因为户部在1891年6月限购令的存在,导致一时之间从外洋采购枪炮受限 。但是满清的各地督抚大员们都是什么人啊?那可都是打太极高手,个顶个的人精啊,说句不夸张的,那沾上毛就是猴儿啊 。户部区区一纸命令,哪里能难得住他们?
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文章图片

不过很可惜的是,由于280臼炮太大太重,到旗顶山又山路崎岖工程量浩大,所以直到刘公岛失陷的时候,这些巨型火炮也没有安装完毕,而是和1000发炮弹一起,被日军完整地缴获了 。
日军在其后的1904年日俄战争中重点使用了该炮,在攻打旅顺要塞中起了大作用 。直到1938年,该炮还在陇海路遮断作战中被大量使用,发射的上千发280巨弹让陇海路中断了好几个月 。
让我们长话短说,也就是说在整个两年限购令期间,北洋不仅在1892年给海岸炮台买了7门速射炮,而且还用同样提前预定的办法,给烟台东西炮台、青岛胶州湾炮台、威海赵北嘴炮台、刘公岛旗顶山炮台订购了大量火炮 。
而关于这方面的花费,我们可以参照拥有两门280巨炮、两门150炮的胡里山炮台,它的总造价是384146两银子 。那么同样拥有两门280巨炮、还有三门240大炮的赵北嘴炮台,造价无疑要比胡里山要高 。而拥有6门280臼炮的旗顶山炮台,和拥有7门大炮的烟台东西炮台、拥有12门大炮的胶州湾炮台,也绝对便宜不到哪里去 。
概算下来,当时北洋修的烟台东炮台、西炮台、青岛胶州湾炮台、刘公岛旗顶山炮台、威海卫南帮赵北嘴炮台这五处,合计花费应该在200万两银子以上 。也就是说,户部限购令压根没有耽误北洋买炮,只不过他们的建设重点,从海军转移到了海岸炮台上 。
而这200万两如果给了海军,那么除了加装21门速射炮以外,还足够北洋水师再增加两艘平远级近海防御铁甲舰的 。
三、北洋的陆军伴随火炮建设
而除了大力加强海岸炮台建设之外,北洋还大大增加了陆军的火力,采购了大量陆军用的伴随火炮 。除了前面所说的53.40.37等陆军用小口径速射炮以外,当时李鸿章还给淮军采购了大量的山野炮 。
其中仅在1891年这一年,李鸿章就一次性购买了过百门克虏伯山炮 。这次他的手法更是推陈出新,人家压根没理两年限购令那个茬,也没搞什么先预定再交付,而是直接通过他当两广总督的哥哥李瀚章,一次性就以4750两一门的价格,购买了多达102门的70毫米克虏伯山炮 。这种山炮的炮弹要价18.8两一发,每门炮配500发炮弹,18.8*500=9400+4750=14150两一门,也就是说,财大气粗的李合肥大人,仅这批火炮就花了14150*102=1443300两银子 。
而到了1892年,他更是肆无忌惮,直接又买了30门88毫米克虏伯野炮 。这种野炮更贵,需要8000多两一门,每颗炮弹重达7.42公斤,售价更是高达27.5两,概算下来每门炮加炮弹是27.5*500=13750+8000=21750两,30门炮各带500炮弹就是21750*30=652500两!
也就是说在所谓户部停购两年期间,李鸿章就明目张胆地违反限购令,给陆军购买了至少132门新式火炮,花费了200多万两银子!他压根就不是没钱,也根本就拿户部限购令当废纸 。北洋海军得不到速射炮,纯粹是北洋自己的陆海军建设次序问题 。
在李鸿章本人看来,北洋海军既然已经成规模,那么基本上几年内也就能高枕无忧了 。第二步的建设重点,是各大港口的海岸炮台 。而在海岸炮台建成之后,北洋就要大力发展陆军机动部队 。他先后购买了48门四磅炮、102门70山炮、30门88野炮,合计至少购进了48+102+30=180门陆军用火炮,能够装备15个12门制的炮营 。这样的炮兵火力,足够给淮军的3-4个步兵营就配属一个炮兵营,可以大大增强淮系陆军的战斗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