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二 )


要知道对于李鸿章来说,北洋海军虽然是他的珍宝,但是军舰毕竟不能上岸,而且海军过于强大的话,还容易“不稳” 。因此北洋投入巨资再建设海防炮台,一方面可以保护宝贵的战舰,另一方面还可以防止海军有二心 。
而李鸿章真正能够安身立命的本钱,还是他那起家的“淮军” 。所以,在1892和1893这两年,李鸿章趁着户部的两年限购令,不再扩充北洋海军,而是集中了财力物力,一下子新购入了11个陆军炮兵营,把淮系陆军打造成了当时清朝最强的陆军机动部队 。仅从火炮数量来说,也是世界上最先进的 。
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文章图片

而用两年多时间花了200多万搞海岸炮台,又花了200多万搞陆军伴随火炮,这400多万银子花出去以后,李合肥再肥,那也是没多少油水剩下的 。
四、李鸿章不自己掏腰包给北洋海军买速射炮的真正原因
所以北洋海军缺乏速射炮的真实理由,其实是让人啼笑皆非的:他们纯粹是钱花得太猛,暂时没现银了!到了1893年6月限购令期满的时候,北洋刚刚掏了200多万两银子,给手下的两万多淮军陆军部队更新了火炮,这手头的现钱一时已经花光了 。李合肥虽然肥得流油,但是这时候也青黄不接啊!至此,我们终于搞清楚了北洋海军甲午战前得不到新式火炮的根本原因——没钱 。
如果说皇帝大婚400多万两、太后修颐和园1100多万两,掏空了国家财政的话,那大量修筑陆地炮台,和给淮系陆军统一换火炮,也花光了北洋的现银 。俗话说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这么大的国家,要参加这么重要的一次国运之战,可战前最主要的武器装备,居然败在了“没钱”这个烂大街的通俗理由上,也真真是让人啼笑皆非 。
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文章图片

而这个“没钱”也是相对而言的 。当时对于北洋来说,无论是名义还是财力,他们自己承担海军速射炮这61万两银子费用,其实都是毫无问题的 。李鸿章迟迟不给海军买炮,甚至在两年限购令期满后也没动手,其主要原因只是没现金 。
他的小金库淮军银钱所可存着不少银子(据袁世凯后来接手时说有数百万两,袁大头拿这些钱搞出了北洋六镇),但是这时候可都投在各大矿山、公司、钱庄里面,一时半会儿拿不出来,硬要拿那可是要损失利息和红利的 。
这李鸿章心里自然有自己的小算盘:这北洋水师可是国家的海军,凭什么让我淮军损失红利自掏腰包呢?这海岸炮台固若金汤、淮系陆军火力强大,舰队几个月没有速射炮,也没啥要紧的吧?
所以他本着能拖就拖的原则,也就没给这个钱 。而国家财政也紧张,老李作为好面子之人,自然拉不下脸去求人,更不会去求老对头翁尚书 。一来二去的,从1893年6月限购令期满,到1894年3月底,在长达九个月的时间内,北洋海军的速射炮也没有着落 。
而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拖延之后,中日形势越发严峻 。在战争迫在眉睫之时,李鸿章终于坐不住了,他在战前三个月的时候,于1894年3月31日上奏,申请国家给北洋海军拨款购买速射炮,为了军国大事,这老李终于不得不向翁尚书低头了 。
不过他也不是什么好鸟儿,他这次上奏的主要目的,其实也不过是在北洋自己的钱不凑手的情况下,想让户部直接拨款而已 。如果翁老头一时心软给了钱,那他自己省下了61万两银子,何乐而不为呢?
北洋|甲午速射炮五:北洋规避限购令大买陆用炮,海军速射炮却毫无着落
文章图片

那么,那个和李鸿章仇深似海、又是出了名的吝啬难缠的翁老头,会是一个什么态度呢?清廷老油条们那精彩绝伦的太极推手,这次会怎么打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