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从事养老行业的相关从业者都是好人:养老产业产品相关思考( 二 )


由于社会发展年轻人现在都在外地企业上班、家庭成员数量减少、延迟退休年龄,生活成本增高,造成了一个现状就是没时间、没能力去赡养长者。而长者是一个什么情况独居、无收入、慢性病、能力降低。造成了抗风险能力低,一经发生意外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但是家属的收入很多的时候不能很好的匹配上一个合适的养老机构。
养老人员&家属意愿:
由于每个行业都有高中低,养老也有。凡是自己能自理的老人或者夫妻能照顾自己的都不会去养老机构。家里有闲置人员有高收入的基本在家照顾。去养老院的决策大部分不是老人做出而是子女,因为大部分老人都不想去。所以养老机构一般的长者画像就是半失能、失能、临终,亲属画像就是收入中等偏下。
家庭收入50万以下——中高端养老机构
家庭收入10万以下——福利院
家庭收入1万以下——敬老院
现在很多政府养老机构收住的大部分是家庭条件较好的,没有完全发挥托底作用。匹配的服务也没有落实到位,但是政府真的在努力(居家养老服务从发钱进一步的改变为上门服务,上门保洁变为综合照护)。政策的政策在近几年越来越支持养老,过不了几年就会像现在的生育一样大力推动。
四、养老行业养老行业包含的业务相关的有基建、弱电、园林、装修(房屋装修、适老化)、办公用品、养老智能化、员工、信息化系统(财务、人资、OA、养老信息化)等等。其他未注的有医疗、衣食住行等。所以经常有人跟你讲养老四万亿或者其他几万亿的时候,很多的时候是没有搞清楚情况也没有找到自己的立足点。
当你只有只有两个鸡蛋的时候,不要摊大饼。不然太薄了,食之无味去只可惜。而我所从事的是养老智能化和养老信息化行业,一个天花板不高但经常被人夸大的地方。就目前来说摆脱不了一个情况就是:用户没钱、企业客户投入少。
1. 养老信息化信息化简单理解就是线下业务线上化,养老信息化根据不同的模式有机构信息化、居家信息化、社区信息化等。有一个行业特征就是模式一样,不同养老企业的业务流程不一样。机构养老的几大流程:入退住、财务、评估、服务等。
做互联网信息化的都了解,一个不愿付出的客户要一套信息化产品会给出多少钱,而行业的关键客户数量有限,竞争就大。不超过2r0家行业客户(地产、保险)还愿意付出一些,就算一家出500万,行业天花板也是1个亿,还是很多家再分。
有一些行业人员认为:如果出现一个标准化的信息化产品就可以占据市场,但是如果信息化标准化之后,反而信息化不是产品竞争的核心了,对于目前大部分的企业来说不是一件好事。将会变成一个如何打造在核心竞争力上的独家产品上竞争,就是解决问题的硬件+系统结合的产品。
2. 养老智能化养老智能化是通过智能化硬件来帮助或辅助工作人员和养老人员提升生活体验或办事效率。还有一些是面子工程产品(大屏展示)。其中机构包含如下几大场景:
呼叫对讲、人员定位(室内外)、在离床监测、餐饮、明厨亮照、安防监控、大屏、健康检测、办公终端、卫生间监测等。
养老智能化的单床的大概价格在1000到5000或者更高的都有,不过目前各家场景较集中(对讲、定位、在离床、安防监控、大屏等),抛开呼叫对讲和健康检测有价值外,其他的产品的实用价值还有待商量。
在离床:还有很多的人用睡眠监测来欺骗自己和别人,其实目前没有看到可行的技术方案。
大屏:领导拿来骗领导的,真正做业务的在自己电脑中完成不了?当然参观领导了解也是一个需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