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厉害人物几乎都站在太子身边,为何是李世民胜了?
引读:玄武门之变,是一场颠覆认知的战斗,也是被人误会最深的一次战斗 。因为从双方实力来看,这次战斗李世民几乎没有胜利的可能 。别看他有房玄龄、长孙无忌以及尉迟恭等文臣武将,但对比李建成的人才集团,那真是小巫见大巫,不值一提 。
可问题就在这里,为什么最后胜利的却是李世民?为什么?
答案或许颠覆你的认知,李世民的胜利,其实和一个女人有关 。
文章图片
一个女人
自古就有“卧薪尝胆”的典故,李世民自知实力薄弱,所以面对他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夹着尾巴做人,等功成名就之时急流勇退,当一个逍遥自在的王爷 。
另一条路就是破釜沉舟,和太子集团决战 。
可李建成何尝不知,弟弟能力如此出众,若不及时出手,恐怕倒霉的是自己 。所以李建成很快就实施了“昆明池之变”,将李世民麾下的战将尽数调离,然后派人去斩杀孤身一人的李世民 。
李世民自身就是一位杰出的领袖,兵法韬略上也是独树一帜,非常强悍 。再加上他经常和麾下的那些草莽将军接触,因此他也逐渐学会了做事不走寻常路的习惯 。
文章图片
当李世民侥幸从“昆明池之变”逃脱后,他便开始了自己的反击 。而他反击的地点是李建成做梦都想不到的皇帝脚下,皇城之内 。
不过说到这里就出现了一个BUG,皇帝的侍卫都去哪里了?以至于李世民能够公然地在皇城中设下埋伏 。此外他又是如何得知李建成会从玄武门入宫,而早早设下埋伏?
其实你要说李世民为何能完成玄武门的绝杀,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他最应该感谢的不是那些草莽下属,不是自己的过人谋略,而是他的妻子,长孙皇后 。
相信这一点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前,厉害人物几乎都站在太子身边,为何是李世民胜了?】
文章图片
胜利关键
《旧唐书》记载,长孙皇后非常善于结交后宫的妃嫔,在李世民成为皇帝之前的十多年时间里,她一直游走于后宫各嫔妃之间 。因此在李世民准备行动时,她只是稍加打探,就把李渊的侍卫人数,以及李建成所行走的路线等情报收入囊中 。
因为情报准确无误,因此在“玄武门之变”中,无论是时机的掌握,还是设伏地点的安排,都使得李世民可以胸有成竹,事半功倍 。
所以回到文章开始所说的,“玄武门之变”不仅是一场颠覆认知,而且是被误会最深的一次战斗 。因为这次战斗根本就是“情报战”,谁能获得准确的情报,谁就能胜利 。
文章图片
可惜的是,李建成的麾下虽然人才众多,却不敌一个长孙皇后,或许他至死都无法相信这个事实 。
说到了这里,一切谜题的答案都已经揭晓 。而这个答案也让人感慨,何为贤内助?无外乎独孤伽罗以及朱元璋的徐皇后这样的楷模 。而长孙皇后也是当仁不让,就凭她送给丈夫一个江山,送给天下百姓一个盛世,足矣 。
文章的最后引用李商隐的一句诗,送给李世民夫妻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 。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
参考资料:《旧唐书》
推荐阅读
- 美的玄武400和600哪个好呢,区别都有啥选择哪个!!
- 李世民|李世民的儿子李恪究竟有多强?为何千百年来,一直有人怀念他?
- 李渊|被李世民逼退位后,李渊真的逍遥自在地生孩子吗?事实正好相反
- 唐朝|从唐朝开始,李世民就派人寻找过黄河源头,其实黄河的正源在这里
- 李世民|周王皆有“天可汗”称号
- 李世民|比司马懿更能忍,装傻三十余年才登上了皇位,治国可比唐太宗
- 李世民|洛阳之战,李世民为何能一战灭双王?以三千精锐大破十万敌军?
- 李世民|决定唐朝命运的一战:李世民创造奇迹,一次消灭两个诸侯
-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 李世民|玄武门之变,不怪李世民,更不怪李建成,此人才是罪魁祸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