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都知道,唐太宗是唐朝的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任用贤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自我克制,虚心纳谏;还采取了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等政策,使社会出现了一片安定;并且,他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最终,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
因其年号为“贞观” ,所以,后世称这段时间为“贞观之治” 。它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
文章图片

【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明明是篡权夺位者,为什么历史对他的评价如此之高?】然而,唐太宗治国却与其他朝代“吏治”的思路不太一样,他并非依靠“法治”,而是以自身言行,肃清了官场的风纪 。但是,这并不表示他不重视法律,只不过,不“重刑”罢了 。所以,开国后的种种施政方案,都是以不“重蹈覆辙”为前提 。
唐太宗走过了隋朝的末年,他的那些臣子们也是一样,大家都有心建设一个“新”的秩序 。而这,就对他提出了要求 。当年,他能鼓动其父造反,内心就有着不一样的想法 。所以,他对自己手中的权力,更多的是偏向了“自我约束”,而在后人看来,这更像是一种“付出” 。
其实,后期的一些事情,也都表明了:爱享受似乎是一种天性 。有人说,“贞观之治”之所以能出现,是因为唐太宗可以接受监督,自我约束,从而,让权力在应有的轨道上运行 。此话不错,没有约束,权力就会泛滥 。但是,如果他至始至终都能约束自己,应该可以证明皇家的权力是可以被“管束”的 。
可是,唐太宗后期所做的事情却“驳斥”了这一理论 。皇家的权力,服务的最终还是皇家,至于天下,也是服务皇家,而治理天下,则是为了更好地服务皇家 。
参考资料:
【《资治通鉴·唐纪》、《旧唐书·太宗本纪》、《旧唐书·魏徵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