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主编说我在捡垃圾,因为我写文章用了「绝绝子」和 YYDS……( 二 )


「累丑」一词曾经登上热搜,引起一众打工人的共情。虽然有人问为何不用「憔悴」,但「累丑」能表现出丑从何处而来,具象描绘了一张 996 之后「精气神全无」的脸。
同样地,丧、喜大普奔、细思极恐,这些网络用语也都很精确。它们是在丰富表达的维度,将语境切小,让你此时此刻的状态被恰当地「指认」出来,发觉自己在万万人中被理解了。
主编|主编说我在捡垃圾,因为我写文章用了「绝绝子」和 YYDS……
文章插图
▲ 图片来自:《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
其实,大多数网友是不喜欢含义不明的缩写以及「绝绝子」这种适用一切表达的词汇。因为它们能融入一切情境、一切情绪,如病毒般可传播性太强,信息价值又太低。
不是我们在使用词汇,而是词汇在占领我们的大脑,我们成为「绝绝子生成器」本身。
除了 YYDS,你要如何形容你热爱和崇拜着的事物;除了「吃瓜」,还能怎么说自己正关注着不限于娱乐的公共事件?
一派热闹背后,更多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闪躲和「虚假繁荣」。
但如果喜欢用,那就继续用。某种意义上,「绝绝子生成器」也代表着一种佛系冲浪情绪:网络如同走马灯,何必太当真。
我不在乎网不网络用词,内容好就够了@方嘉文
我没有很爱,也没有很烦网络用语。
如果是个人,我觉得只要自己舒服开心,不冒犯他人,怎么说话都可以。
但从媒体、机构或公司的使用来看,网络热词的确是一种快速亲近大众(甚至是幻想中的「年轻人」)的快捷键,这也是为啥大家越来越有网络用语「出圈」感觉的原因之一。
主编|主编说我在捡垃圾,因为我写文章用了「绝绝子」和 YYDS……
文章插图
然而,网络热词只是「标」,想要真切接近用户,「本」还是在于用所有人能听懂的话,去谈论大家会关注的话题。
如果做到这个份上,我觉得网不网络用词都不要紧了。
我挺喜欢新的流行语,只是不喜欢随意缩写@冷思真
我喜欢流行语,语言本身的变化从古至今都很有趣。
只是今天语言的变化不仅由文化人引领,在书本上传阅。失恋的小伙拍个视频也可以火了「蓝瘦,香菇」,被更多人在互联网上使用。
在他人的使用场景中,「蓝瘦,香菇」就和「我真的很想哭」完全不一样。前者少了些悲伤,但同时多了些荒诞。
语言是「通货膨胀」的。「哈哈哈哈」说久了,就需要升级为「我妈笑到改行吹唢呐」才能更准确表达你的开心和快乐。「绝绝子」也要比「绝」程度更深,即便我现在都不知道这个词的来源,并不妨碍我地使用它。
主编|主编说我在捡垃圾,因为我写文章用了「绝绝子」和 YYDS……
文章插图
▲ 很多时候表情包比词能够更好表达想法的原因也在于此
但我接受不了各种各样的缩写。
cx、wcn、jz 这几个缩写是什么意思?
答案是抄袭、未成年、集资。本身没什么问题的词变为缩写似乎就成了不可说,成了语言届的「伏地魔」。我甚至看过有人问钻戒品牌 Dr 的缩写是什么意思。
一切都让我想说真没必要这样,有的缩写真没必要。
人本身一直在尝试不同的语言沟通方式。但沟通,需要的是双方能理解词义。而某些缩写的词语,明显做不到。
「你懂我意思吗?」@黄智健
坦白说,我是个消息相当闭塞的人,基本属于被互联网落下的弃民。
当我第一次听到绝绝子时,第一反应是在想「是不是哪个明星又火起来了」,因为上一次听到 XX 子的时候,还是在地铁站看到辣目洋子的广告海报,当时还在驻足回忆:这个辣妹到底是谁?
主编|主编说我在捡垃圾,因为我写文章用了「绝绝子」和 YYD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