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孝陵|朱元璋的明孝陵,历经6个多世纪,为什么始终没被盗掘?
朱元璋的皇陵——明孝陵,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的独龙阜之下,自古以来这里就被视为是南京境内最佳的“风水宝地”,从外观上看,明孝陵的地面建筑规模庞大,气势恢宏,极具封建帝王之气 。
另外,朱元璋特殊的身份和地位,其陵墓规制也影响了明清两朝数百年,因此,说明孝陵为“明清第一陵”也不为过 。根据目前官方给出的资料来看,明孝陵是目前保存最完好的明代帝王陵,在2003年的时候被选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那么问题来了,自古帝王陵都是被盗掘的“重点对象”,朱元璋的明孝陵如此声名显赫,为何会保存的这般完好?
文章图片
图片:嫔妃被要求殉葬剧照
二、严格的保护是重点
1、军队和法律的双重加持
朱元璋葬入之后,建文帝就组建了“孝陵卫”,由5600多人组成,这就是明孝陵的守陵部队,负责明孝陵的安全保卫、日常管理以及维修事宜,所以从明初开始,朝廷对于孝陵的保护工作就极为重视 。
【明孝陵|朱元璋的明孝陵,历经6个多世纪,为什么始终没被盗掘?】另外,在《大明律》中还明确规定,凡是损坏皇陵的,不管是什么原因,都必须要被严惩 。以皇陵墙壁开始计算,20公里的范围内是不允许任何人开山取石、烧窑造灰的,普通人更不能葬入这一带 。
如果是擅自闯入皇陵的,至少仗击100,造成损坏的判处凌迟极刑,家人、亲戚、邻居都要受到连坐之刑,有了重兵看守,还有严苛的律法约束,所以在有明一朝,根本不会有民间的盗墓贼敢去盗掘明孝陵 。
到了后来,虽然孝陵卫的人数有所减少,但自始至终都是朝廷直属的必设机构,得到了充分的供养,值得一提的是,孝陵卫相关的官职都是世袭的,这就确保了该部队人员上的稳定性 。所以在双重加持之下,明朝时期孝陵一直是保护的重中之重 。
文章图片
图片:明孝陵在深山中资料截图
2、后世的不断保护
那么改朝换代之后怎么办呢?清朝建立之后,满洲人为了尽快稳定人心,取得汉族拥护,巩固统治,于是主动对明孝陵进行保护,公元1645年,也就是清顺治二年,南下平乱的亲王多铎就亲自到孝陵祭拜,还留下太监2人、陵户40负责守陵 。
康熙帝和乾隆帝在位期间,但凡南巡,都要到孝陵祭奠一番,尤其是康熙帝,曾经下旨禁止民间在孝陵一带放牧砍柴,严格的程度不次于前朝,所以清王朝对于明孝陵的保护工作依然是很重视的 。
到了清末,天下大乱,尤其是太平天国和清王朝相持不下,在南京附近激战多年,战火也确实导致明孝陵地面建筑的部分损坏 。
但太平天国之后,两江总督曾国荃又对孝陵进行了整修,宣统元年,时任江宁知府还书日、德、英、法等6国文字,意思是禁止任何人破坏明孝陵 。
文章图片
图片:盗墓贼想挖掘陵墓剧照
民国时,南京为政府所在地,且在1929年中山先生亦葬在附近,因此也得以很好的保护 。还有一点大慧认为很重要,根据考古学家勘察,明孝陵的地宫异常坚固,配合特殊的地形结构,一般的盗墓贼即便想要下手,也根本不会得逞 。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图文由大咖说史工作室团队制作!
推荐阅读
- 网络空间|中国网络主播“清水湾倡议”在陵水发布
- 陵城卫生院|曲阜市陵城卫生院开展2021年“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
- 乔长松|夷陵:召开2021年1—9月业务数据分析研判会商
- 朱元璋|朱元璋曾下令:严禁皇族吃人参,崇祯直到上吊前才知其用意
- 朱元璋|朱元璋能当皇帝,竟然是一个道士帮了大忙,正可谓天机不可泄露
- 陵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帝王的墓葬没有被发现
- 曹丕|夷陵之战时,曹丕为何没有联合蜀汉灭掉东吴?
- 刘备|刘备手下有六大猛将,为何在夷陵之战中,他身边却无人可用?
- 宋仁宗赵祯|宋仁宗有何魅力,为何他的陵墓至今保存较好,战争年代也未破坏?
- 朱元璋|朱元璋搬来三筐稻谷当殿试考题,刘伯温脸色大变:有人要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