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钉|探讨:传统行业产品和互联网行业产品的区别
编辑导语: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产品成长得十分迅速,并赋予了传统行业产品某些互联网特征。与此同时,传统行业也在纷纷寻求转型。那么具体而言,互联网产品与传统行业产品有什么区别?本篇文章里,作者就此进行了总结,一起来看一下。
文章插图
本文的传统行业是指深耕某一行业领域的传统IT行业,其大多数通过招投标形式获得项目,作为乙方为甲方提供个性化信息化服务。
互联网行业多指互联网公司所做B端、C端产品,他们在公司层面没有明确的行业属性,而是为某类具有共同特征的用户群体提供通用解决方案及产品服务。
笔者自从毕业后一直在传统IT行业从事G端需求分析师工作,但同时也在学习、了解、思考传统行业产品和互联网行业产品的区别。
本文基于以上背景,从概念、定义、执行、结束和发展五大部分描述了传统行业产品和互联网行业产品的区别,若有问题欢迎指正!
文章插图
图1 文章架构
特别说明:本文内容需感谢我的师弟【大神】(现为某互联网大厂产品经理),在他的建议下对本文中互联网产品相关内容进行了完善。
一、“产品”定义不同我们通常将产品分为2C、2B两类,其中2C类是互联网产品早期的战略地。
2B则是面向企业或组织的,可以分为通用性和定制化两类。其中通用性较强的产品去掉了行业的影子,抽取共性需求形成产品,例如钉钉;定制化较强的企业级产品中,例如2G的信息化软件系统,或是2B类面向某一公司实际业务需求建设的ERP等企业管理系统。
互联网产品往往是指基于互联网技术、面向用户思考(买方市场)、有较大商业价值追求的产品,包括上述2C类产品和通用型2B类产品。
传统行业产品往往是项目的产物(卖方市场),一个项目形成的一个系统就可以被称之为一个产品,即为上述所说的定制化2B类产品。
二、目的不同1. 传统行业产品传统行业中,产品依托于项目,因此传统行业产品注重功能,其主要目的是在于交付。
2. 互联网产品互联网产品有着从解决痛点、触发痒点、激活爽点的递进式演变,满足用户需求是基本盘,拉新留旧是过程,流量变现和商业化是最终归宿。
其目的是:
- 功能点的重复利用,以提高单个功能点价值。换句话说,也就是面对同一类用户提供相同的功能,不进行定制开发,用户数越多,则单个功能的成本越低、价值越大。
- 增量时代中,为获取更多的用户,提高用户基数,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
- 存量时代中,则在用户数量不变或增速减慢的情况下,增加用户粘性,提高单用户价值,实现更高的商业价值。
因此这类产品满足的是少数人的需求,符合二八原则,即20%的人掌握着80%的决定权。
举个不太恰当、但更好理解的例子——钉钉。
在疫情期间,钉钉便携的直播、打卡等服务迎合了在家办公的客观环境,企业、学校等纷纷成为其买方。但其软件商城的评论中出现了明显的两级分化,出现了大量故意恶评期待其下架。这些恶评主要来自于学生,他们作为实际的用方,只能被迫接受学校做出的决定,因此负面情绪极大。
推荐阅读
- 腾讯|钉钉领跑、企微爆发、飞书急追,在线办公"三国杀"升温
- 企业|企业微信携1.8亿用户“逼宫”,钉钉慌不?
- 钉钉称近期将推出新AR眼镜
- 品牌方|面对Z世代消费者,传统品牌如何重获新生?
- 大数据|马云“预言”成真了?传统电商在慢慢淘汰,新购物模式已经兴起
- 跨境电商|市商务局服务传统电商企业转型
- ding|阿里内部,一场关于钉钉产品的大讨论
- 淄川区:依托工业互联网平台,破解传统产业转型难关|“有解思维”看淄博? | 企业
- 直播间|汽车后市场、工业品类等传统线下行业如何线上破局?来听听这些大V的经验
- 音视频|蕉内与钉钉签署专属钉钉合作协议,发力全链路数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