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何真正目的?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说明问题

“出师未捷身先死 , 长使英雄泪满襟 。”诸葛丞相的故事流传至今 , 每每读来总是怅然若失 , 甚至还会涕泗横流 。这位丞相的执着让人敬佩 , 他的失败更是让人惋惜 , 毕竟他那么强大 , 带来了那么多的奇迹 。
不过 , 若真的回顾三国的历史 , 诸葛丞相固然是失败中的经典 , 让人心痛 , 但他留下来的历史谜团却依旧具有争议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 , 诸葛亮为何要北伐?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何真正目的?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以如此强度的战争 , 却换得这样一个微薄的收入 , 而且还拼死了老丞相 , 这场北伐真的有意义吗?
就历史的表面记载来看 , 实在毫无意义 , 更有一种抹黑诸葛亮的感觉 。那么诸葛丞相究竟有何盘算呢?其实这背后另有隐情 。
二、北伐的真正原因
若以《三国志》而论 , 诸葛丞相是忠义之人 , 因此曾经约定北伐中原兴复汉室 , 这一口号是他的毕生追求 。所以 , 即使前方刀山火海 , 老丞相也必然一往无前 。
而且 , 当年诸葛亲自向蜀汉皇帝刘备承诺 , 必定辅佐刘禅匡扶汉室 。昔日三顾频烦天下计 , 岂因君主逝世而遗弃?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何真正目的?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所以 , 诸葛丞相写下了出师表 , 并且将毕生的信念付诸于一场又一场的征战 , 只为了曾经的信念 , 只为了大家的理想 。
曾经的《三国志》以及《出师表》 , 都向我们传达了这一观点 。对于这一点 , 我们都深信 , 不过 , 诸葛丞相并非肤浅之人 , 此乃表面原因 , 一切还有更深的考虑 。
因此 , 这不是一场现实的战争 , 而是一场理想的战争 , 虽死而未悔 。所以诸葛亮北伐的本意旨在与曹魏对耗 , 缩小与曹魏的差距 , 因为本质上人口的差距已经注定了实质战场的失败 , 所以在曹魏力量真正壮大之前主动出击 。
三、不战即亡
根据史料统计 , 魏蜀吴三国的领土 , 大概为291万、106万以及145万 。从领土数据来看 , 魏国的领土大约是蜀汉政权的三倍有余 。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何真正目的?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说明问题
文章图片

紧接着是人口 , 魏国人口曾有400多万 , 而蜀汉政权在诸葛亮统治的顶峰时期约为100余万 。
10人里面抽一丁为兵 , 已经接近竭泽而渔 。因此 , 蜀汉政权凑出10万军队已经难得 , 而魏国政权保持20万常备军无压力 , 人口和军队的差距实在是太大 。
而且 , 魏国政权已经进行国家化改革 , 不仅军队国家化 , 而且整个政权经济文化全方位调整 , 连官僚制度都推出了九品中正制 。客观来说 , 当时的魏国政权蒸蒸日上 , 不仅国家养得起军队 , 而且百姓能够提供足够的赋税 。
但是蜀汉政权呢?强行征兵是竭泽而渔 , 蜀地本地居民不愿意当兵 , 诸葛亮所依赖的军队 , 唯有南蛮之兵 , 以及荆州老兵 。虽诸葛亮颇具经济才能 , 勉强运作也能维持军队开支 , 但蜀汉一直都是先军政治 , 因此经济迟早破产 , 而且差距越来越大 。
诸葛亮北伐|诸葛亮北伐有何真正目的?绝非匡扶汉室,魏延的死已说明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