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京东迎来徐雷时代( 二 )


带领京东抵往下一站
执掌京东零售三年之后, 徐雷有了新身份——京东集团总裁,将全面负责个业务部门的日常运营和协同发展,成为真正的“二把手”。创始人刘强东则将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长期战略设计、年轻CEO培养和乡村振兴事业中去。
这一次的“交接”也意味着京东的人才培养机制初见成效。此前,京东曾尝试过聘请职业经理人的模式,如宝洁高管熊青云等加入到集团负责重要业务。而在2017年前后,职业经理人在京东慢慢隐退,“老兵”徐雷、辛利军等人被再次受到重用。刘强东曾在提及寻找适合京东文化高管时表示,“这个人一定要是在民企或者中国当前环境中工作过的高管。如果一直在外企,或者大部分时间在国外工作,那我觉得团队融合方面可能出现问题。”
在决策机制方面,京东表示经过两年多的磨合和运转,目前由各业务板块、职能体系负责人组成的战略执行委员会(SEC)和集团几十位一线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战略决策委员会(SDC),形成了良好的集体决策和快速响应机制。
在形成了较强支撑性的组织架构基础后,京东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让“投入换增长”更有效率。京东2021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营收2538亿元,同比增长达到26.2%;而经营利润却同比下降了95%为3亿元。此外,以社区团购、云和人工智能为主的新业务营收达到69.6亿元,同比增长60.3%,而亏损达同比扩大了158%达到30.2亿。京东物流业务亦是在收入同比增长的情况下,亏损同比扩大。京东用投入换增长的时期还没有结束。
对于新晋“二把手”徐雷而言,刚刚过了18岁生日的京东已经逐渐理清了思路和脉络。近两年来,由京东支持的即时配送平台达达赴美上市、京东集团回港完成二次上市、京东健康和京东物流也先后完成了上市动作。在提高效率这件事情上,徐雷未来可用的是成熟的基建和平台,并让它们如何与零售业态产生更好的协同效应。
在大环境上,随着巨头公司发展趋于稳健,创始人纷纷退居“幕后”,“二把手”们逐渐成为主营业务的掌舵者。
2019年9月10日,彼时的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正式接任马云成为新一代集团董事会主席。两年之后,在发布了一份漂亮的财报之后,黄峥宣布辞任董事长一职,由拼多多CEO陈磊接任。2021年5月,字节跳动联合创始人梁汝波成为了字节跳动新的CEO,张一鸣卸任。四个月后,
徐雷成为京东新一任总裁,刘强东再“后撤”一步。
与企业创始人相比,“二把手”通常更为低调。没有了创始人光环,带着已然成规模的业务继续向前,是优势也是挑战。在一场新的角力中,考验继任者们的,除了创新,更重要是对业务的精研程度,拼的依旧是效率。
徐雷接受采访时,曾讲过一个例子,“手表里面各种大齿轮、小齿轮,一年下来走时误差率是正负一秒,这是怎么完成的?因为有规则,每个人有自己的价值和定位。如果每个齿轮不按规则自顾自地转,在那儿转,这个表肯定是不准的”。在效率这件事情上,徐雷或许正是想让京东各业务的协同运转如一款精准的手表。
参考文章:
1.《二号位徐雷:京东“新生代”》|每日经济新闻
【 刘强东|京东迎来徐雷时代】2.《移动京东:并不平坦的移动电商之路》|极客公园
3.《京东零售CEO徐雷的双面人生:3个纹身、爱听摇滚爱踢球》|显微故事

推荐阅读